分卷阅读254
作者:初吻江湖      更新:2021-02-02 01:59      字数:2486
  “大”外甥女儿才出生还没满月好么!

  吴有为初四的时候就被万通拉着上了马车,到了地方才知道,万喜在家过乞巧节,撵弟弟出去是想让弟弟找个弟媳妇回来.....

  万通的大哥万喜是个老实人,就算现在有钱了那也是没有抛弃糟糠之妻,而且家里的孩子都是这位大嫂所生。

  乞巧节自然是跟着婆娘过。

  万达在老家那里的卫所上班,还没成亲呢。

  万通被万喜撵了出来,又没地方可去,就来找吴有为了。

  “走吧!”万通带着吴有为先在他的千户府换了一下装,吃了一顿饭,等到了晚上歇息够了。

  初五俩人上街,就能发现有很多店铺都有所准备,又有不少卖各种胭脂水粉等女士用品的东西,摆在路边摊上贩卖。

  还有巧玲珑的“鹊桥”正在搭建....

  等到了初六,吴有为还接到了不少帖子,都是送到莫灵山庄的,不过林素管家让人给转送了过来,是请他在七夕的时候,去参加“鹊桥会”的.....

  只是,万通在看到那“鹊桥会”的邀约的时候,脸黑......

  第176章罗伦

  “鹊桥会?”吴有为拿着好几个帖子翻来覆去的看:“这是个什么会?”

  “什么鹊桥会?就是风流会。”万通板着脸道:“你可千万别去。”

  “你知道?”吴有为拿着帖子还是挺好奇的,什么样的“会”啊,让这些人这么趋之若鹜?

  “就是去青楼楚馆跟一些花魁风花雪月。”万通说的话特别直接:“你去不去?或许俩人争一个花魁娘子也是有的。”

  “那我不去了。”吴有为将请帖都丢回了桌面:“我就说么,怎么李东阳大人和启昭兄他们都没给我请帖,反倒是这些平时来往并不是很密切的人,反而给我下了帖子,还都提到了鹊桥会?”

  原来是想一起泡妞啊?

  哦,或许不止是泡妞,还想来个露水姻缘啥....

  可是吴有为是真的放不开啊!

  一想到那些女人的小脚...他就起鸡皮疙瘩!

  这叫什么?这叫心理性过敏,他对这个古代的小脚女人彻底的绝望了。

  幸好自家丫鬟们都是大脚..俗称“天足.....天然的脚丫......

  吴有为的这种反应,叫万通很满意:“读书人就应该这样,而不是整日泡在青楼楚馆。”

  他以前也见过不少读书人,很少有吴有为这么自制的,更有人一听到青楼楚馆那眼睛都放亮!

  恨不得各个都成“花魁娘子”的最爱,不知道的以为花魁娘子多有钱呢,能供你一个举人考中进士?

  人家花魁娘子凭什么呀?

  都是做白日梦的主儿。

  反倒是后来,张升和杨一清都不约而同的派人来跟他说,不许去什么“鹊桥会”,还有李东阳也派人来,委婉地表示,能不去最好别去。

  吴有为更不会去了!

  但是两位座师却将他提溜去了品缘茶社。

  原来是几位大人在此一聚,每个人都带了三五个自己得意的弟子,这不是明年就有科举了吗?带他们出来见见世面。

  其次就是跟一一些人打个交道,日后或许他们就是同科了。

  同一榜的进士,基本上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早点认识,日后入朝为官也能相互照应。

  两位座师陈鉴带的是张升和杨一清,刘宣就带了吴有为,这三个人一见面就抱团,跟别人打交道基本上都是张升在做,他年长嘛。

  吴有为跟杨一清俩就充当腼腆小弟,跟在张升身后。

  只是,依然有人注意到了吴有为,这个人就是罗伦。

  皆因吴有为在文坛颇有美名雅号,做的书签成为了一种风雅之事,又吟诗作对十分妙,很多人都知道京中有个吴佣吴有为。

  又知道他在群芳阁一迷两底,一手回文诗荡气回肠,又一曲五歌,太经典了,结果正月十五的时候,却在群芳阁的灯台上做了个更轰动的事情,一底两谜!

  作词为谜,谜底竟然是,上一个谜词的答案。

  据说当时他是没留意,可有花魁娘子身边的小丫头认出了他。

  如此才华,早已名震京城,只是吴有为出来的少,又只有十八岁,面生,听过他名字的人不少,可见过本人的太少了。

  “你可是吴佣吴有为?”罗伦过去就看着吴有为小声问了一句。

  “正是在下,不知您如何称呼?”吴有为本来是想当个小透明的,没想带还是被人问了出来。

  “在下罗伦,字应魁。”罗伦自我介绍了一下:“吉安永丰人。”

  吴有为顿时就肃然起敬了:“在下吴佣,字有为,京城顺天人。”

  我勒个去!

  罗伦!

  罗应魁!

  他还有个字,叫彝正,号一峰。

  这家伙可牛了,比张升牛多了!

  《明史》之中有专门他的记载,还很多!

  罗伦这人的人生经历也十分坎坷,据说他自幼家贫好学。

  成化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可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一入仕途就掺和朝政!

  还抗疏论李贤起复落职!

  这就得罪了刚刚登基急于掌权的宪宗皇帝,直接将他贬谪道泉州市舶司做了个提举。

  后来还是同样是“三元及第”的大学士商辂,举荐了他,次年便复官改南京,可能是觉得自己官途不顺吧?这家伙就在南京干了两年,就以疾辞归了。

  后来回到老家,隐于金牛山,钻研经学,开i门教授,据说从学者甚众。

  学术上笃守宋儒为学之途径,重修身持己,尤以经学为务。为文有刚毅之气,诗作磊落不凡。

  这家伙官途不顺,后来干脆就著书立说了,有《五经疏义》《一峰集》《周易说旨》。

  其著述后被整理入《四库全书》,各类文字十四卷,包括:策、疏、状、序、记、传、墓志、谣、文、哀辞、说、铭、祭文、书等十卷,另有诗集、梦稿及歌四卷均被入,是有明一代的状元名儒。

  张升虽然也是有名的状元阁老,却是每隔几年才考一一次,也不是每次都第一,所以同样是状元,这位可比他牛逼多了!

  当然,张升的官途比他顺利,最后都入阁了,而罗伦死的时候才四十八岁,这在古代来说,算是英年早逝了。

  而吴有为能知道他,是因为当年他跟历史系的一个学长争论过历朝历代的状元们。

  虽然科举第一,可他们不一定做官也第一。

  于是找了最符合官场之道的明朝的状元们,一共九十人,挨个查,看他们的最终成就。

  果然,就那么寥寥几个能位极人臣,三元及第的这位官途不是一般的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