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9
作者:初吻江湖      更新:2021-02-02 01:49      字数:2507
  就是吴老太爷的活儿了。

  吴老夫人陪伴的就是同样岁数和辈分的老太太们。

  吴孙氏招待女眷,因吴倩儿还在宫里,她又不想让庶女出来应酬,又嫌弃二房是寡妇,一个人忙得团团转,还甘之如饴。

  最后还是吴孙氏的娘家大嫂看不过去了,让自己的小女儿帮忙招呼客人,自己因为是伯爵夫人,倒是镇场子了。

  后院地方大,人来的少,很是顺利。

  前头,吴俊陪着的都是跟他相差不多的人,没几个高官来吴家,吴瑛也有几个表兄弟,提前来帮忙。

  而吴有为作为这些人里唯一一个靠着自己的能力考中举人,又是个有名的文士的人,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不过大家不敢太明显,毕竟嫡庶有别,就这四个字,就注定了吴俊永远压吴有为一头。

  吴有为早就想好了对策,这是今天早上起来洗脸的时候,灵光一闪想到的!

  虽然吴有为交际应酬完全没问题,但是他不会傻到在这个时候表现自己的长袖善舞。

  那样太扎眼。

  所以他表现的很是“中规中矩”:既刻板,又守礼。

  见人拱手为礼,按照辈分叫人,跟在嫡兄身后当个影子。

  吴俊本来想拘着吴有为,让他知道知道,没有他这个嫡兄的允许,他连在这种场合露面的机会都没有。

  只是个书签而已,还不赶紧去做?

  结果他发现,这个庶弟是真的....读书读傻了。

  人情世故一点不知道,就跟在他身后当背景墙,害得吴俊一个人忙成了陀螺。

  另一边,吴瑛作为准新郎,自然跟三个还没成亲的表哥表弟坐在一一起,他认识的几个同样公子哥的人也在,大家正在小声说着谁家的通房丫头,吴瑛一抬头就看到了吴有为跟在自己父亲身后,死板板的样子,父亲忙得额头见汗。

  顿时就生气了。

  他的三表哥孙嘉看他那样,也顺着他的眼睛看过去,发现了那边的情况,撇嘴道:“你家不是分家了么?怎么他还跟着小姨夫?”

  孙嘉是孙镗的嫡出小儿子,只比吴瑛大了五岁,只是孙嘉还没成亲。

  皆因孙镗的夫,人一直想给小儿子娶个好媳妇儿,可好人家的女儿谁不知道孙镗的这个小儿子被孙夫人给惯得不成样子?没人嫁女儿给孙嘉。

  有人家想嫁女的,孙夫人还没看上,她看上的人家都不嫁女儿给她小儿子。

  另外两个是孙镗堂弟的儿子,也都是嫡出的孩子。

  几个人凑在一起,自然只会捧人,不会交恶。

  吴瑛看不上吴有为,其他人也同样如此。

  “他还是个举人。”吴瑛也不想,但是没办法,分家了这也是他小叔叔。

  “不如去捉弄一番?”有人提议:“一个庶子而已。”

  吴瑛也想跟吴有为一个教训,就带着人凑了过去,将吴有为单独围在了小圈子里。

  “小叔,这是我三表....”吴瑛将人介绍给吴有为认识。

  吴有为十分“自然”的掏出了....把小玉坠子。

  每一个都是极品羊脂玉,但是每一个都不大,这玩意儿是穆晓生雕刻的时候剩下的边角料,他以前用边角料练手习惯了,现在虽然材料充足可也舍不得丢掉,于是留下来就顺手没事的时候做一些小东西,小玉坠子,玉石珠子之类的没少积攒。

  吴有为不知道,但是来的时候,穆师傅拿了一个小袋子给林管家,林管家看了后,就起来了,今天早上给了吴有为,里头一下子的各种小玉坠子小玉佩。

  吴有为辈分高,万一有晚辈拜见,不给见面礼说不通。

  给钱其实最合适,但是那需要装在荷包里,财不露白么。

  可他们来的时候,也没带那么多荷包,再说荷包都是徐娘她们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吴有为也舍不得。

  反正玉石料他有的是,这个又是边角料磨成的,练手之作,他倒是舍得了。

  吴瑛他们过来,以前吴有为没见过,也不认识,现在吴瑛一介绍,吴有为就掏出来见面礼,在他们还没来得及开口冷嘲热讽的时候,就一人发了一个小玉坠子,都是一个花样,羊脂玉的福豆。

  “这是见面礼。”吴有为挨个发了,还道:“现在在家都读什么书啊?可有考取功名?在哪个书院进学啊?”

  众人本来想接了礼物继续张口涮一把这个庶子,只是没想到,对方先拿捏着长辈的身份,给他们发东西,而且这东西一到手,几个人就知道,这东西分量不轻。

  极品羊脂玉,那触感跟普通的玉石大不相同,虽然只有一个小玉坠子,却也能值个百十来两银子。

  在他们这里,已经是很不错的见面礼了。

  吴有为作为长辈这么大方,他们要是再开口调侃或者讽刺,好像不太合适。

  这就是“拿人手短”的真实写照。

  就连吴瑛看到那福豆都有点惊讶了,小叔发财了?

  只是吴有为给了东西,就拉着他们主动聊天了:“过了年恐怕有恩科,有谁要去考的么?"

  考什么?

  他们都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好么?

  四书五经都没认全呢,还考试?

  但是刚拿了人家的见面礼,也不能不搭理人家啊?

  于是一个个主动提及美婢戏....吴有为表示,对此很生疏。

  有八卦的问道谁家有什么香艳事...吴有为是一问三摇头,不知道啊!

  后来问道谁家中了进士,谁家中了举....想着这个话题对口了吧?

  嘿!

  是问对人了,这下吴有为兴奋了,这下知道了。

  从那人在哪儿就读,先生是谁?写过什么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擅用哪种字体一直说到相关文人雅士的各种事迹。

  他去参加文会茶会不是白参加的,很多事情都是在这种交集里知道的,交情也是这个时候建立的。

  这样的聊天内容,对于那些文人雅士自然是极其推崇的,

  但是这些纨绔子弟可不是,他们最讨厌子日诗云,也更讨厌之乎者也。

  能有点文采的那也是为了去青楼楚馆大栅栏那里跟名妓扯话头儿用的好么。聊了一会热他们就受不了了,一个个赶紧离吴有为八丈远,实在是酸的牙根疼!

  吴有为仗着自己是这些小子们的“长辈”身份,非常镇定自若地继续拽着所有能够得到的“晚辈”教导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啊,趁着年轻多读书明理,日后考取功名,报效朝廷....

  吊书袋吊的那叫一个投入,说的话那叫一个迂腐啊!

  小小跟在老爷身后,觉得老爷真是够了,这些话说的他自己都浑身起了鸡皮疙瘩,他还好意思跟别人谈这个?

  第二天,吴有为就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