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8
作者:南瓜老妖      更新:2021-04-09 06:48      字数:2473
  ,末世办公室改为办事处,丁胜辉被原地提拔一级。升官发财是喜庆的事,丁胜辉却笑不出来了。

  原来还是办公室,丁胜辉能直接联系各个部门,统筹各项防疫救灾的行动,布置各地转移和安置的计划。现在却变成他们制定方案,部署下去后由下级新增设的行动部门去执行。

  好比他们原是可以直接调动军队的将军,现在却在中间加了一个传令兵。地位和职权貌似加强,对外的联系和影响力却削弱了。

  丁胜辉内心忧虑,嘴里发苦,这是要凉的预兆吗?

  夏衍竟还能笑出来,对他说:“这就是政治,你不是早就习惯了?”

  丁胜辉磨牙,幸亏早就已经确认了立场,否则现在真得憋屈死。

  夏衍眼神很冷,道:“不用理会他们的博弈妥协,他们早晚会认清只有力量才能决定话语权。”

  丁胜辉吸口气,打起神跟夏衍汇报情况:“这一年的时间我们已经开足马力生产了足够供应发病患者使用的退烧药,后续也会保证工厂的运转,继续生产和供应药物。原材料正在积极的协调当中,问题不大。”

  夏衍斜倚着沙发,单手撑着下巴,“你说的这个数字确实让我惊叹。没错,这些药物确实能保证发热病人使用,但没有余量。你却没有想过,一贯有着抢购囤积习性的群众会挤占这个市场。我现在想问一个问题,恐慌群众的情绪控制预案,你们准备了吗?”

  “啊?”丁胜辉呆滞的看着他。

  夏衍知道答案了,脑袋后仰,眼睛看着天花板,“唔这难道就是历史惯性?”

  第51章提案

  军队比所有人预计的都要更早投入一线。

  有病没病,吃点预防,是群众最朴素的看法。发现药房中的退烧消炎药断货后再没能补充,人们虽然牢骚不断,在各方安抚和规劝中却还能勉强自己保持冷静。

  真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是一天比一天攀升的死亡人数。150比7是什么概念?当这个数字呈现在纸上,感受还没有那么具体,真转化成沉甸甸的生命,任何人都要被压迫地喘不过气来。

  上世纪的18年爆发过一次大型流感,全球共计有10亿人被感染,2千5百万至4千万因此而死去。当全世界的人意识到这是一次比之更甚的致命疫病,没有人能不恐慌。别说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只是咳嗽、打喷嚏,都足以引来旁人惊恐的眼神。

  医院里医生的处方悄然地流传出来,人们想方设法的想把药物搞到手。真正的病人用药也只是刚刚好,只要有人挤占就会出现缺口,不可避的因此矛盾而产生冲突。

  在这时,根本就不用任何人去煽|动,悲观的情绪就开始蔓延,在绝望、激愤下做出不理智的事,治安急剧变坏,秩序也遭受到破坏。

  天还没有亮,外边就传来阵阵呼号声,睡过去就不知人事的白孟宸也被吵醒。整个家属楼灯火通明,所有人都注视着发出嘈杂声音的方向。

  白孟宸艰难的让自己爬起,摇晃着出了卧室,夏衍走过来抱住他。闭着眼睛靠在他的胸口,似睡非睡的眯了一会儿,白孟宸睁开眼睛,问:“什么动静?”

  夏衍轻声地说:“士兵要开拔了。”

  白孟宸一下惊得抬起脑袋,夏衍及时避开才没被他撞到下巴。“你说什么?!”

  夏衍搂着他走到窗口,能看到一辆辆的军车载着士兵正驶向大门。白孟宸惊疑不定:“他们这是要去哪?”

  夏衍表现的并不惊奇,发展一如他所料,他道:“京城出现第一个疑似病例,为避像其他城市一样混乱,士兵们被提前布置到各个大区。他们会分散到每个街道,入住当地的学校,另一部分去守着各大医院不被冲击。”

  现在还是暑假,学生本来就不上学,补课的也被赶回家。电视上每天轮流播放着通告,让人们尽量减少出门,别去公共场合。

  白孟宸靠着夏衍,凝重地看着树影中闪过的车辆。他缓缓地开口:“如果你现在在上边的位置,会怎么做?”

  夏衍环抱着他,侧头在他的发间落下一吻,“我会保持己身力量,等人口降下来后再出来拾残局。这是天灾,不是人力能挽回。现在的做法看着正义仁慈,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在白白消耗士兵的生命。”

  对比普通群众,士兵的数量太少了。虽然手握着武器,可能对着被守护的百姓开枪?那只是一群想要活下去,拼命求生的平民。道德上首先就无法立足,再加上内心的苛责,注定他们陷入被动,被人群吞噬都可以预见。

  夏衍的说法很无情,他早已不会在这种时候保留任何悲悯天人的情绪。白孟宸把脸埋进他颈窝,似是不忍看到他说的那一幕。

  夏衍拍拍他的脑袋,对他说:“去拾东西,我们今天也要撤离。”他放开白孟宸,拉开屋门,不一会儿丁胜辉就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

  “你知道……他们会被调走?”丁胜辉擦着汗,既惊又佩的看着夏衍。

  夏衍没有回他的话,转过身示意还呆站着的白孟宸,“别愣着了,军区现在空了,已经不是安全的地方,我们必须搬回工业园。”

  这次被调遣,军区可以说是倾巢而动。连指挥所都被搬到距离城中更近的位置,负责戎卫的力量全都离开,只剩下家属楼楼和十七区,就像是孤零零暴|露在空地上,让人不安。

  上一次搬迁有士兵们帮忙,这一回只剩下他们自己。最终白孟宸没有拾自家的行李,他全程坐镇办公楼,看着工作人员小心的拆卸和包装仪器。

  丁胜辉找后勤弄来的车派上了大用场,进出士兵把守的关卡很顺利,白天运送仪器和资料,晚上帮着学者家属搬家。

  重建的十七区比之前更坚固,防卫更森严。这里的一些硬件条件本就比军区的办公楼要好,通讯解除限制之后,与其他研究所的联系也更加的方便。

  对于重回旧址,十七区的新老学者和研究员,都显得很开心。只是住所的问题需要他们克服。十七区实行的是全封闭管理,在军区的时候家属楼面积大,房间足够他们使用。丁胜辉让人增建和改装的住所预计不足,只能让他们像大学生宿舍那样,合住一个房间。

  白孟宸作为第二实验室的主任,再加上夏衍暗中成为了丁胜辉的领导,得以被分配了条件最好的一处。采光和格局都很好,客厅、厨房、卫生间、书房和卧室俱全。

  光秃秃的涂装就是装饰,简单的家具仅只能满足使用,也就只有家电、被褥还是原来的那些。白孟宸甚至有心情调侃,一年连搬三次家,但愿不要再打破记录了。

  一边监督手下安装仪器,一边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