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0
作者:廿色      更新:2021-01-29 17:51      字数:2474
  这些家长被告知,如果想见孩子,就自己打一针,然后乖乖上车去。

  最后有七名家长按歹徒说的做了。

  值得一提的是,十个孩子家长去了十五名,有五对夫妻。最后决定上车的,分别是两对夫妻中的一名丈夫和一名妻子。

  歹徒将七名家长和十五名儿童分别关在两栋房子里,并在里面装了足够炸飞屋子的炸药。警方找到歹徒关押人质的地点时,当场有两名警察被炸伤,其中一名送医院途中抢救无效死亡。

  原来歹徒还在屋子周围埋了炸药,把屋子弄成雷区。营救人员误踩炸伤自己还是小事,如果不小心引起连爆,两栋屋子都会被炸翻天。

  警方无法,只得跟歹徒谈判。

  传到网上的视线只有很小一部分,许解看过完整视频。

  事件结束后,警方到一封信,里面正是当时录制的完整视频。

  当连通电话时,一个经过特殊处理的声音在所有人耳边响起。许解觉得,自己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仿佛孩子找到玩伴玩游戏时的欢快语调。

  “既然人生这么无聊,不如我们来玩游戏吧。”

  “游戏的名字叫作扫呀扫呀扫地雷。”

  对于怎么玩这个游戏,歹徒给出两条选择。

  第一条选择,让十名警员进雷区排雷,只要顺利走到两栋建筑前,就算营救人质成功;

  第二条选择,给出一些信息让警方分析哪里有地雷,两栋建筑分别关着哪些人质,结构是怎样的,炸弹装在哪些地方等等。分析完之后,再作出选择炸哪一栋的选择。

  当然也可以不选,那样歹徒会自己按下引爆器,将两栋屋子全部炸飞天。

  单看两条选择,好像只能选第一条,毕竟那最有可能解救所有人质。而第二条不仅不救人,还要让他们自己动手炸掉其中一栋,怎么看都像是疯子才会做出的事情。

  可惜,那人确实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他劫持孩子,不为得到任何金钱物质方面的赎金,就单只是为了好玩高兴。

  当时孟衍是特别行为分析组组长,也是那次营救行动的指挥,他几乎没有怎么考虑的选择了第二条。

  两条路,歹徒给出的时间都只有十分钟。当孟衍拿起遥控器时,歹徒很热情地告诉他,可以多给十秒钟考虑。

  孟衍没有多做理会,直接按下按钮,有大人的那栋房子被炸飞掉,孩子们被平安营救出来。

  事后孟衍给上级交待的只有一句话:

  “那两个都不是他真正想玩的游戏,他真实的意图,是引诱我们做出错误选择,把包括营救人员在内的所有人全都埋葬在那片雷区。”

  炸弹专家对现场进行过分析,发现即便是专业人员也无法在十分钟内排除屋外那些炸弹。而一旦不小心引爆其中一枚,两栋建筑都会被涉及,届时不说那十名排雷人员,至少屋子里的所有人都不能幸。

  而如果引爆的是关孩子的那栋屋子,依然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现场化为一片火海。

  也就是说,在当时那种情形下,孟衍做出的是风险最小的那个选择。

  然而,事情已成定局,分析却只是分析。

  万一有人能成功排雷,在不触发任何地雷的情况下将所有人质救出来呢?

  万一凶手只是吓唬他们,就算到最后一秒不做选择,也不会真的按下两个按钮呢?

  上面有种种疑问的不在少数,对孟衍的处理也分成两个极端,闹得很大。如果不是顾忌到孟衍背后的身份,他最后或许就不是以休养为名离职那么简单。

  毕竟,因为他那轻轻一摁,被炸死七个人是既定事实。

  而如果他不这样做,到底是会造成更大损害,还是有可能什么都不会发生这个“如果”,只能永远存在于人们的推测和臆想当中。

  信他的人,对他感恩戴德;

  不信他的,认为他罪恶难消。

  网上的浪潮越演越烈,如果不是因为现实中实在找不到人,恐怕那些激动的人民群众早守在孟衍出没的地方向他投臭鸡蛋了。

  孟衍的背景也被扒了出来,甚至连孟家回国前在国外有黑暗背景的底子都让人掀了。这下攻击孟衍的人更有理由,说他有“家学渊源”。而一些早对孟氏财团虎视眈眈的人,也瞅准机会,背地里使了不少手段。

  事件详细过程被扒出,除了孟衍这个“罪魁祸首”到最多咒骂外,还有其他一些案件相关人也受到谩骂。

  比如当年一起参与营救的警员,为什么没有选择第一条,主动站出来去排雷呢?因为自己怕死,所以任由孟衍最后炸掉其中一栋建筑,导致七人死亡。

  甚至有人留言:怕死还当什么警察啊。

  而类似言论不在少数。

  再比如,当年的受害者,那些孩子的家长。

  没有报警并上了歹徒车子的那几名家长死了,虽然他们的孩子平安救了回来;而第一时间选择报警,或者到了指定地点后没上车的家长,不仅自己活着,他们的孩子也没事。

  前一种,有人赞他们大义,深爱自己的孩子;也有人骂他们愚蠢,做事没有脑子,死了也是白死。

  尤其那两对夫妻中的一个丈夫和一个妻子。丈夫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而选择自己上车,而那名妻子却是因为丈夫临阵退缩只得自己上。出事后,做妻子的悔恨当时自己没有坚持,丈夫是为她和女儿死的;那个丈夫也在哭,边哭边骂孟衍害得他家破人亡。

  而对于后一种家长,有人骂他们冷血,亲身骨肉也不去救;有人说他们运气好,幸亏没冲动行事,不然去了也是白死。

  在各种言论甚嚣尘上时,庄笙在住院第二天便被接出医院,直接送到孟宅休养,几乎不接触任何外人。

  以孟宅的安保等级,别说几个媒体记者,等闲混道上的人只怕刚露个头就把打趴下了。

  庄笙发现不对劲还是因为孟家大姐每天在家陪他的时间减少了。有时候刚给他做着点心,管家先生接了个电话到厨房请示。孟家大姐没有停下手中活计,把最后一盘点心放进烤箱,洗干净手,接过管家递来的毛巾斯斯文文地擦干净,然后用平时跟庄笙聊天的随意语气说道:

  “笙笙,你自己吃啊,大姐出去一趟。”

  等到晚上回来时,还不忘路上给庄笙带他爱吃的灌汤包。

  庄笙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沉默思考半晌,最后打开平板电脑上网查看孟衍没有走他的电子设备,只是庄笙本身不太爱用这些东西,休养期间便一直没打开过。

  上网浏览几分钟,庄笙便一切都知道了。

  他对着平板电脑,沉默了很久。

  于是第二天,当孟家大姐和孟家二哥相继离开孟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