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第591部分阅读
作者:未知      更新:2021-01-26 04:21      字数:11984
  饕惑瘢虑槟值较衷冢炊砸慌烧婊峒笆笔帐郑?br >

  :照常,零点前后会有两更。求和推荐票,谢。

  卷 八 天高云淡 第1667章 未知的方向(求推荐票!)

  第1667章 未知的方向(求推荐票!)

  崔百姓话一说完,就一脸意味深长的表情看着夏想,就等夏想开口。

  夏想的回答,事关重大,因为在还没有弄清对方的真正意图之前,不能提前透露自己的底线。虽然现在说出和明天公布,只差了十几个小时,却是关系到谁掌握主动权的大事。

  最主要的还是,夏想并不知道崔百姓是真想撤退,还是想借机打探虚实。

  因为崔百姓并不知道他要明天公布结论,而且话又说回来,就算知道明天公布,提前十几个小时知道,一夜之间,也可以发生许多事情。

  夏天的夜晚最是漫长,夜长梦多。

  还好李丁山也不是没有政治头脑,在一旁低头不语,并不透露夏想刚才所说的实情。

  夏想没让崔百姓等太久,而是说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最早明天,最晚后天,调查结果就会正式公布。请崔再等一两天。”

  崔百姓也不再多问夏想的结论是什么,而是又提到了付老爷子:“后天是付老的生日,我想来得及的话,正好回去为付老庆祝。”

  言外之意就是真想离开鲁市返回京城了?夏想不为所动,笑道:“看我有没有时间,有的话,也该去一趟京城。”

  崔百姓见夏想还真是滴水不漏,也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说出了一句令夏想吃惊不小的话:“不瞒夏,中纪委调查组来到齐省,其实也在暗中摸底何江海的问题。但经过调查,我个人的意见是,何江海同志问题不大。但鸿基同志和部分中纪委的同志,和我有不同意见,我现在也不好做。”

  老滑头!

  至此,崔百姓才终于露出了他的真正意图的冰山一角,就让夏想立刻对他下了一个老谋深算的结论。

  由此证明,崔百姓本来信心满满前来齐省,想要破获一件大案从而得到上级赏识,不想来到齐省之后才发现,水真深,真有很深。

  深到了让他无法想象的程度,如果说朱振波死的时候,水位在腰间,那么汤世诚和解少海的翻供,就让他感觉大水已经漫到了脖子之间,再向上一点,他就要呼吸不畅了。

  淹死倒不至于,但被呛得难受肯定少不了。

  所以,与其坐等被水呛着,不如现在转身就跑。

  齐省的烂摊子,本来是由周鸿基引发,就由周鸿基收拾好了。他再干几年就退下了,何必陪年轻人一起玩命?不划算,太不划算了。

  齐省的关键支点,是夏想,所以,崔百姓在由刘一琳出面没有请动夏想的情况之下,现在和夏想不期而遇,如此大好时机要是错过的话,他就白在官场混了一辈子了。

  “齐省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夏想回应了一句套话,他和崔百姓没有深谈的基础,只能浅尝辄止,“我赞成崔的看法。”

  虽然没有从夏想嘴中得到想要的信息,但崔百姓还是对今天的会谈大感满意,因为他对夏想的老成和持重十分赞赏,相比之下,周鸿基就过于固执并且不识时务了。

  在官场之上,识时务是可以保证屹立不倒的法宝。想要提拔,想要上级重视,都没错,错的是不先衡量付出的成本与之相比,是否值得。

  在许多人的官场经中,不是官做得越大越好,也不是非要当京官才行。

  崔百姓就有一个同事,担任了几届十几年市长,又在厅级的位置上晃荡了十几年,临了在厅级退下,就是没有前进一步。不是他没有前进的机会,而是他只想在大权在握又有充分自主权的市委的位置上一直干下去,因为经过他的成本核算,担任市委,权力不小,收获不少,主要还有一点,风险最小。

  经过对比,崔百姓坚定了看法,夏想确实比周鸿基高出一个层次。

  崔百姓告辞之后,夏想又和李丁山谈论了一些关于两大政绩工程的问题,李丁山对秦侃过于锋芒毕露微有不满,但对秦侃拿两大政绩工程开刀的做法,大加赞同。

  夏想心思一动,委婉地一提,希望李丁山在两大政绩工程之上,适当投去关注的目光。

  ……

  第二天,夏想特意打电话给刘一琳,提到了昨天和崔百姓的偶遇,在谈话中,他含蓄地透露了将会在下午正式公布朱振波死亡事件的调查结论。

  此举,一是卖刘一琳一个人情,二是再次试探崔百姓的反应。

  从孙习民现身他的办公室,说了一顿语焉不详的话后,转身离开,再到崔百姓和他偶遇之时的谈话,夏想就敏锐地抓住了一个点——在何江海的问题上,反对一系的内部,出现了分岐。

  主战派以周鸿基为主,是要坚持到底,绝不放弃。言和派是以孙习民和崔百姓为主,是想见好就收,不要逼人过急,得放手时且放手。

  但从孙习民话不明说,崔百姓稍有为难之中可以得出结论,反对一派的高层,还是不想收手。

  也是,衙内毕竟差点丢了小命。

  刘一琳对夏想含蓄地透露消息,也含蓄地表示了感谢,提出会再找时间请夏想吃饭,还说她昨晚和王蔷薇的会面,十分愉快,也非常顺利。

  中午,夏想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会议,就朱振波的死亡事件的调查结论,统一了口风,并要求所有人等不许事先泄露,否则,党纪处理。

  下午一上班,温子璇正在汇报工作,周鸿基不请自来。

  周鸿基的出现,多少有点意外,但仔细一想,也在意料之中。

  等温子璇一走,周鸿基就开门见山地问道:“夏,朱振波的死因调查,是不是该有结论出来了?”

  见周鸿基一脸急切,和崔百姓的不动声色截然相反,不但表明了周鸿基和老谋深算的崔百姓相比,在火候上还是有所欠缺,也显露出他和崔百姓完全不同的期望值。

  崔百姓是想等结论出来,好脱身。

  周鸿基是着急等结论出来,好继续。

  夏想还以为周鸿基会多有耐心,不想也是没有等到答案自动揭晓的一刻,他就含糊其词地说道:“快了,就一两天之内了。”

  周鸿基微一点头,说到了另一件看似无关的事情:“衙内的30亿资金已经到位了,今天下午就能到帐,达才集团的项目可以全速运转了。”

  达才集团的项目因为资金不足,并没有开足马力,周鸿基能清楚其中的内情,当然是衙内透露的真相。夏想对周鸿基知道达才集团的资金链有点薄弱并不惊讶,惊讶的是,周鸿基为了朱振波自杀事件的结论早日出炉,又下了本钱。

  或者说,是衙内下了本钱。

  真当他是拿捏一把,想借机诈取一些好处?

  夏想心中一阵好笑,但既然对方主动送来好处,他当然要欣慰地笑纳了。

  “估计明天一早就能公布最后结论。”夏想就投桃报李,适当放了点水。

  周鸿基估计也是担心夜长梦多,就又加了砝码:“衙内想借助达才集团丰富的施工经验,希望达才集团的施工队能为千江集团的工程施工。”

  现在施工队过多,项目少,所以衙内将工程承包给达才集团施工,等于是又送上了一份厚礼。

  和一般房地产开发商没有施工队伍不同的是,达才集团自备一只技术精良的施工队伍,自己工程自己施工,既保证了质量,又保证了投资利用率最大化。

  一份小礼一份大礼,要的就是他早日公布结论?夏想本来就已经决定下午公布,周鸿基连半天都等不及,就迫不及待地前来送礼,也真是难为他了。

  既然人家十分热情,夏想不收下礼物,就显得太不给面子了,就说:“好,我会转告成总一声。”然后也十分巧妙地跳跃了话题,“差点忘了,明天还有一个会议要开,有些事情得提前到今天下午了。”

  周鸿基会意,立刻会心一笑,以为他的收买达到了预期目的。

  夏想也会意一笑,是让周鸿基感觉到他取得了他意想中的胜利。

  下午,从达才集团传来消息,衙内的资金顺利到帐。同时,衙内和成达才达成了共识,就达才集团施工队赴京施工一事,敲定了部分细节。

  一个小时后,夏想领导的朱振波案件调查小组,在省委中层干部以上的全体大会上宣布了调查结果,证实朱振波死于自杀,同时,中纪委在办案过程中,并没有逼供的行为。

  结论虽然没有直接说明朱振波死了白死,但大概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崔百姓和周鸿基都在大会上分别发言,对朱振波之死表示遗憾和惋惜,却只字不提对家属的道歉和赔偿问题。

  当晚,朱振波家属再次到市委哭诉,要求市委还朱振波清白,因为朱振波死得不明不白。

  当晚,崔百姓和孙习民、周鸿基密谈,最后不欢而散,周鸿基一夜未睡,接连和京城通了近一个小时电话。

  当晚,崔百姓在会谈之后,也向京城汇报工作,经过一番详细的解释,最终他的提议得到了同意。

  当晚,孙习民在会谈之后,几乎一夜未睡,左思右想,愁容满面,最后决定明天一早就亲自进京。

  事态,正朝着未知的方向进一步滑落……

  卷 八 天高云淡 第1668章 立场决定长远(求月票!)

  第1668章 立场决定长远(求月票!)

  翌日,晴空万里。

  一早,夏想就接到了刘一琳的电话,因为刘一琳自恃和夏想也是老朋友了,所以没讲究太多,打来电话时,才早上6点多。

  夏想还没有起床。

  “夏,崔托我转告,下次去京城,他希望你到他家中作客。”刘一琳应该是刚刚锻练身体归来,说话的时候还微微气喘,再加上此时正是微亮的早上,就别有了一番令人遐想的意味。

  夏想一边接电话,一边起床,他现在是单身贵族,自在得很,不用担心任何一个女人半夜三更或一早打来电话。

  但刘一琳的电话,还是让他刚刚清醒的头脑,一下没有回味过来——崔百姓请他到家中作客,是什么意思?他和崔百姓之间,既无公事的来往,又没有过深的私交,这个热情的邀请,就有点交浅言深了。

  来到桌前,喝了一杯凉白开,夏想才又意识到了什么,崔百姓的话中隐含的意思并不是真想邀请他到京城作客,而是告诉他,中纪委在齐省的调查,结束了!

  崔百姓要返回京城了。

  好一个见风使舵的崔副,比上一个崔向崔副官僚并且聪明多了,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也知道齐省水深,再呆下去不但徒劳无功,还有可能功败垂成,狼狈收场,还不如现在见好就收,还能两头都不得罪。

  聪明人做聪明事。

  夏想因为中纪委的原因,本来对崔百姓印象一般,但在崔百姓做出及时撤离齐省的决定时,他还是不免高看崔百姓一眼。一个懂得进退有度的人,才能在官场之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请转告崔,有机会的话我一定去京城拜访他。”夏想很客气地回应说道。

  “夏,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想向你汇报一下思想体会。”刘一琳最近靠近的意图很明显,几次主动提出见面的请求。

  “最近肯定不行,等过了眼前的阶段再说。”也必须承认,刘一琳上任之初,确实也显示出了不可或缺的居中调停的作用,如果不是她,他和崔百姓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就有可能造成崔百姓的误判。

  也可能不会促使崔百姓迅速做出撤离齐省的重大决定。

  中纪委的撤退,不,更准确地讲是崔百姓的撤退,意味着中纪委内部在对待何江海的问题上,分岐加大。更深入一想的话,预示着反对一系的内部,对齐省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嗯,我知道。”刘一琳的声音听上去格外温柔,“夏还没吃早饭?你一个人在家,肯定早饭要随便对付了。早饭很重要,不能随便吃一口就算。要不这样,我去接你,然后一起吃早饭,正好我一早要到省委一趟。”

  “……”印象中,刘一琳的性子淡漠而偏冷,一向不喜欢主动和人走近,最近靠近的意图十分明显也就算了,似乎还多了女性的温柔,不是好事。

  夏想不能说不敏感,也不是太敏感,但还是从刘一琳对他生活上的关怀,难免多想,正要开口拒绝,刘一琳又说了一句:“我先去洗澡,半个小时后见。”

  完全不给他拒绝的机会,夏想摇头一笑,扔下电话就去洗漱,照镜子的时候又想起一个笑话,说是有一个特别自恋的人每天早起照镜子都会惊讶——怎么又帅了?

  镜子里的他,确实也说得过去,因为昨晚睡眠充足的原因,脸色不错,双眼有神,眉宇之间微有英气,35岁的年纪,正是一个男人的黄金时代,夏想忽然又笑了,怎么了这是,怎么也自恋了?

  其实说来还是因为崔百姓的及时撤离让夏想心情大好。

  如果夏想心理稍微阴暗一些,还巴不得崔百姓不走,继续在齐省将事情闹大,最后闹到无法收场的地步才好,他也正好可以坐山观虎斗,在一旁鼓掌叫好。

  但为了齐省的长治久安,为了齐省人民的安居乐业,政治斗争,还是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为好。就如唐朝初期,发生过数次宫庭政变,但因为仅限于上层的斗争,百姓依然安居乐业,所以盛唐依旧在。

  但中唐之时的安史之乱,就让无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结果盛夏不再,迅速衰亡。

  所以政治斗争,以不影响民生为前提,随便斗个你死我活,只不要影响到百姓的居家过日子就行。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百姓人心安定,国家就会安定团结。

  夏想的理想并不伟大,目标并不崇高,也不认为自己就是一个高尚的纯粹的人,但至少他可以自豪地说,他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

  刘一琳说来还真来了,夏想刚收拾完毕,就听到了楼下汽车的响声。下了楼,见自己的专车也来了,只好让司机先去省委,然后上了刘一琳的车。

  “刘市长太客气了。”夏想见刘一琳正装打扮,但脸上的笑容分明很温情,就说,“太客气了,就显得反而疏远了。”

  “我是觉得和夏太疏远了,所以才积极主动一点……夏不要怪我多事就好。”刘一琳嫣然一笑,挥手让司机开车,“其实吃饭是借口,有工作汇报才是正事。”

  一边走,一边说,早饭还没吃上,刘一琳的工作却已经汇报完了。

  其实也不能说是工作汇报,而是征求夏想的意见。

  事情,还和孙习民的两大政绩工程有关。

  因为政绩工程落户地都是鲁市,使用的是鲁市的地皮,尤其是新能源客车项目,占地数百亩,现在已经有一半地皮荒草凄凄了。

  荒就荒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荒地多了,也见怪不怪了,但问题是,孙习民将新能源客车项目列为政绩工程时,并不清楚地皮已经三易其主了,存在着无法调和的债权纠纷。有上百人的集资款投入之后,血本无归。

  但因为对方都是鲁市和齐省人,当年的政绩工程,又是和何江海合作,就由何江海出面压制了债权纠纷,而孙习民完全蒙在鼓里,并不清楚新能源客车征用的地皮的三生往事。

  现在事发了!

  事发,还是由于秦侃坚持不懈的努力,当然,如果非要认为秦侃是出于阴暗心理的话,也可以,因为显然秦侃在齐省的时间比孙习民长多了,而且在孙习民的两大政绩工程的项目之内,秦侃的内线绝对不少。

  以上,都是刘一琳用她惯常的温柔慢语但却条理清晰的话,清清楚楚地告诉了夏想。

  更让夏想清楚的一点是,不但新能源项目的债权纠纷现在愈演愈烈,大有星火燎原之势,而且还有人在背后散播消息,说是何江海当时出卖了自己人,为了讨好孙习民,所以才拿地皮来糊弄孙习民,是拿着自己人的利益来充当好人,是白眼狼。

  以上,仅仅是一部分。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秦侃发现了孙习民的五朵金花上市的内幕,有虚假报表、虚报业绩等情况,而且还有偷税漏税等重大问题,如是等等,总之以上的问题披露,会有两个严重后果,一是挑拨离间,让何江海被齐省本土势力千夫所指。

  二是让孙习民身深旋涡之中,两大政绩全部成了笑话,而且还揭露出他和何江海之间的内幕交易不说,也让齐省本土势力一直指向周鸿基的矛头,也要因为地皮事件,部分指向了孙习民!

  高,一箭双雕!

  夏想一直在听刘一琳说,他不发表意见,只是埋头吃饭。他知道刘一琳的难题在于,地皮事件即将闹大,她身为市长,站在哪一方的立场,很关键,决定了她在齐省的长远。

  问别人,肯定不好问,就算她敢开口,别人也不敢回答,就只有问她视线之内唯一一个有担待的男人了。

  不过当她看到夏想十分香甜地吃着早饭,似乎对她的难题也一点不在意的时候,不由又气又笑,她已经忧愁遍地了,夏想却浑不在意,难道今天的早饭,白请了?

  “你别光知道吃,你得说说,我到底站在哪一边?”刘一琳嗔怪说道,话一出口,才意识到语气太不对了,忙端起一杯果汁,来掩饰一下失言。

  夏想却浑然不觉一样,拿起纸巾擦了擦嘴,说道:“大道朝天,各走一边。你走哪一边,都要让另一边对你不满。所以,就站在中间,站在公正的立场之上,一切出于公心,谁能拿你怎样?”

  刘一琳还是有一丝不解:“那……岂不是两边都得罪了?”

  “两边都得罪了才好,两边又不可能联手都对你下手,所以,反而最安全。”夏想意犹未尽地看了一眼腕中的咸菜,“这家的粥熬得不错,咸菜的味道也正,下次还来。”

  刘一琳无语了,堂堂的夏大竟然惦记一份咸菜,真有追求。

  但也别说,夏想的话,还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

  其实今天的早饭确实不错,很合夏想的胃口,最主要的一点还有,刘一琳提供的信息,绝对有大用,就让夏想进一步摸清了秦侃在表面透露的一部分想法之外,还有更不为所知的重大图谋。

  一到省委,夏想就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崔百姓想走……却走不了了!

  卷 八 天高云淡 第1669章 突发

  第1669章 突发

  也得承认,刘一琳上任鲁市市长,对夏想而来,确实大有裨益。以前和李童关系也不错,但李童身为当地人,又有主见,除非需要惊动省委的大事,否则一般事情不会出面告知,更不会找他商议,听他拿主意。

  也正是刘一琳今天的早饭交流,才让夏想在接下来的事件之中,掌握了主动,抢占了先机。

  崔百姓准备全面撤离齐省的消息传出之后,上下震动!

  周鸿基更是大为恼火。

  但站在崔百姓的立场之上,走,才是上上之策。

  不走还能怎么着?朱振波死了,汤世诚和解少海翻供,到现在还没有让两人改口,诚然,作为多年的老纪委,崔百姓有的是办法让汤世诚和解少海再改口风,但在摸清了齐省的水深浪大的现状之后,在朱振波之死的前车之鉴面前,崔百姓没有必要非要为了扳倒何江海而将自己搭了进来。

  三十六计,走,永远是上策。

  崔百姓说走就走,也是一个做事干脆利索之人,和当年的崔向相比,确实高明了许多,因为他知道,再不走,恐怕就身陷旋涡之中了。

  却没想到,还真是走不了了。

  一早他就向邱仁礼辞行,然后礼节性和周鸿基打了招呼——虽然昨晚已经谈过了一次,但当时他并没有明说今早就全面撤退——周鸿基当时就愣在了当场。

  崔百姓和周鸿基之间虽然认识,但交情谈不上,他只是淡然地和周鸿基握了握手,说道:“鸿基,你多保重。都说京城米贵,白居不易,要我说,齐省风大浪高,想要安稳,不但要有好身体,还要有长远的眼光,学会提前躲避风雨。”

  崔百姓话里有话,周鸿基当然听得明白,但此时他哪里还听得进去,因为崔百姓选择在此时收兵回京,等于宣告了他的计划的全面失败!

  他怎能甘心!

  昨晚在和京城方面通话时,尚未听到中纪委方面就崔百姓的去留做出指示,怎么说走就走了?他已经着手准备反击了,省委调查组关于朱振波自杀的结论已经公布,证明并非死于刑讯逼供,中纪委洗清了嫌疑,正是大举反击的好时机,为什么要走?

  凭什么要走?

  难道就不能反败为胜?崔百姓怎么就没有一点信心?

  周鸿基心中的不甘、失落和不满可想而知,他还想开口劝崔百姓几句,不料崔百姓似乎早就预料他有此举动一样,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等他开口,转身走了。

  周鸿基一瞬间大脑一片空白!

  等崔百姓离开很久,他才想起什么,不顾现在还很早,拿起电脑打向了中纪委。

  在通话几分钟后,周鸿基颓然无力地放下电话,心中无奈而沮丧的接受了现实——是呀,崔百姓前来齐省的正式说法是调查潘保华案件,虽然受命暗中调查何江海的问题,但何江海案件毕竟没有正式立案,崔百姓自己完全有权决定是去是留,不必非要听从中纪委的指示。

  难道说,何江海逃过一劫,可能要逍遥法外了?难道说,他费尽心机,最终只能接受一个不了了之的结果?离了夏想,他真的踩不死一个何江海?

  更让他拿不定主意的是,关于下一步何去何从,上面没有进一步的指示精神,是想对何江海放手了,还是缓兵之计?如果放手,汤世诚和解少海的案件,是不是就可以结案了?

  周鸿基一脸灰白,坐在椅子之上,半天动弹不了半分……

  随后,召开了一次小范围的会议,崔百姓正式宣布中纪委在齐省针对潘保华同志的调查,圆满完成,他对齐省省委、省纪委对中纪委调查工作的配合,表示感谢,同时对在调查过程之中意外死亡的朱振波表示遗憾,并对家属表示慰问。

  崔百姓表示,他回去之后会请示中纪委,关于抚恤金问题,一定会给死者家属一个满意的答复。中纪委在朱振波同志的死亡上面,负有一定的责任,事实就是事实,不容回避。

  最后,崔百姓代表他个人向朱振波同志的家属捐款一万元。

  夏想在下面看了暗暗点头,真是一个事无巨细、处处不留把柄的老官场,崔百姓临走之时,还能将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考虑在内,他的做法,有值得他学习的地方。

  出于真心也好,作秀也好,总之于情于理,崔百姓让人无话可说了。

  既然崔百姓带头捐款了,在座的省委领导也不好不表态了。邱仁礼也当即表示个人捐款八千元,孙习民七千元,夏想六千元,其余省委领导依次类推,都各有表示。

  比起上一次中纪委来齐省,最后在一场大雨之中狼狈收场完全相反的是,崔百姓一行离开的时候,不但天气晴好,而且他及时收手,同时又做出高姿态的告别,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送行的队伍就很壮观。

  崔百姓也挥手告别,正上车之时,周鸿基分开人群,到了身边,小声说了几句什么,崔百姓微微摇头,又回了几句。

  众人都看到周鸿基脸色一变,似乎是心有不甘,但最终还是没再前进一步,而是无奈地目送崔百姓一行上车离去。

  崔百姓一行的汽车消失在省委大院的门口之后,包括邱仁礼在内,夏想等人都长舒一口气,认为在齐省最大的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隐患,就此离去,齐省有可能引发的战火,至少可以稍微平息一些了,甚至乐观一点,本土势力酝酿之中的反击,或许就此消弭于无形之中也未可知。

  尽管夏想心中还是隐有担忧,但也没有想到,崔百姓一行竟然连市区都没有走出去……就出事了!

  而且还是大事。

  事先,在得知崔百姓撤离之后,夏想第一时间要求省厅和市局,安排警力保护崔百姓一行顺利抵达机场,并且对朱振波家属监视居住,不允许他们有过激行为。毕竟崔百姓是中纪委副,在鲁市出了问题,是鲁市和省委共同的责任。

  不管是公事公办的出发点,还是作为对崔百姓的礼送,都必须让中纪委副,安全地离开齐省。

  朱振波的家属工作做通了,也在市局的监视之下,不会出来添乱,原以为万事大吉的时候,却偏偏还是出事了。

  事情还不小,不但让崔百姓的车队无法离开鲁市,崔百姓还被人打破了头!

  事情真是闹大发了,玩笑也开大了!

  但问题是,还找不到行凶的凶手,而且事件似乎和朱振波之死八杆子也打不着,又不能简单地判定为齐省本土势力所为。

  事情就纠结了。

  堂堂的中纪委副在鲁市被打得头破血流,回京的行程也临时取消,紧急住进了医院。消息传到省委,邱仁礼大惊。

  夏想大惊。

  孙习民大惊。

  周鸿基……大喜!

  而消息传到中纪委之后,却是出人意料的沉默——未对事件发表任何回应,也无人打来电话要求齐省务必保证中纪委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事情,就有了一丝诡异的味道。

  比起事后各方反应的诡异,事情发生时的诡异,才是最让惑不解的地方。

  崔百姓一行本来途经经纬路,但为了安全起见,警车开道的时候,绕开了繁华路段,但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巧合,车队路经了新能源客车集团公司的门前。

  也许是事发突然,警方事先没有收到警示,不知道此时新能源客车集团的门口,正汇聚了大批前来讨个说法的债权人——新能源客车的地皮债权纠纷,终于爆发了!

  早不爆发晚不爆发,偏偏在崔百姓将要离开的时候爆发,其中是否有人为的手段,再深入一想,车队先进的路线是否也是事先有人安排,就不得而知了。

  百姓乘车将欲行,忽闻路边吵闹声……崔百姓开始不以为意,因为他也见到了路边的条幅打出的字,明显是经济纠纷,和他没有一毛钱关系。

  不料警车开道也不管事,才到门口,就被一群人哗啦一下围了个水泄不通,甚至不少人还拍打崔百姓的车窗,要求他主持公道。

  崔百姓官场浮沉多年,早就没有了古道热肠,再说也不是他的分内事,他也无权插手齐省的内部事务。

  但车队被围在中间,动弹不了,也不是办法。最后警察下去,准备强行推开人群时,事态就突然失控了。

  “都让开,车上坐的是中央领导!”

  愤怒的人群仿佛找到了发泄对象一样,一下就群情汹涌了,先是掀翻了警车,然后又要推翻崔百姓的车。

  崔百姓确实吓坏了,在秘书和司机的掩护下,狼狈下了车,刚下车,就被一只飞来了鞋子正中了面门,还没有来得及躲闪,又有一只黑手打在了他的头上。

  顿时头破血流。

  怎么就这么倒霉?崔百姓哭笑不得,刚刚想到到底是巧合还是故意有人黑他时,有一句话隐约飘进了耳朵:“就是他,就他害死了朱振波!”

  然后无数人蜂拥而来,想要乘机作乱将他暴打一顿。到底是见多识广,崔百姓在几名中纪委同事的掩护下,迅速逃离了现场。

  虽然伤得不重,但崔百姓盛怒之下,决定住院——他还不走了!他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想利用他来充当支点。

  卷 八 天高云淡 第1670章 角色转变

  第1670章 角色转变

  究竟是在幕后操纵了一切?

  又想要达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止崔百姓要查个水落石出,邱仁礼和夏想,也想弄个清清楚楚。因为事情的性质很严重,尽管可以归咎于巧合一类,相信上头也不好就此事直接批评省委什么,但毕竟省委也有连带责任。

  况且邱仁礼和中纪委的关系,一向还不错,没有交恶。

  周鸿基则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没想到有人出了昏招,导致崔百姓没有走成,喜的是,崔百姓留下,并且勃然大怒,正合他意。再如果中纪委因为此事迁怒于齐省省委,将事情扩大化,不排除崔百姓改变主意,继续在齐省坐镇深挖何江海问题的可能!

  现在好了,鲁市的医院热闹了,前有衙内,后有何江海,现在又有崔百姓,看看最后怎样收场!

  和所有人的心思大不相同的是,孙习民在得知崔百姓出事的地点和事情经过之后,先是震怒,然后只觉浑身发抖,知道他被人算计了。

  而且还是精心的算计。

  是谁在背后既抹黑他,冲击他和齐省本土势力之间最后的缓冲地带,又让崔百姓在他最担心的问题上出事,就不仅仅是上眼药给他,还为他挖了一个天大的坑。

  想要的不仅仅是让他和齐省本土势力决裂,还想借此引发新能源项目之上的重重问题,让他败走,让他名声扫地。

  孙习民怦然心惊,越想越是后怕,他虽然不敢肯定幕后的主使一定是秦侃,但从近来秦侃不断地在两大政绩项目上面制造事端,他直接出面扑火,秦侃也不给面子的一系列事件上面可以得知,秦侃对他不怀好意!

  如果说此次事件的背后还是秦侃一手促成,那么孙习民就完全可以肯定,秦侃在齐省隐忍多年,终于借此机会,露出了獠牙,不但想在背后咬他一口,还想一口将他咬死。

  真够心狠手辣。

  再深入一想,两大政绩项目,何尝又不是何江海为他挖的一个坑?何江海挖坑,秦侃填土,他身为省长,先被狼害,又被虎咬,完全是悲惨世界。

  事情要怎样收场?

  孙习民谋定而后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做出了决定,不能再在齐省低调温和下去了,现在都被人欺负到头上了,俗话说不拿村长当干部,没见过不拿省长当干部的无知和狂妄。

  不能再坐等了,否则,就有可能被人活埋了。孙习民准备奋起反抗!

  ……因为崔百姓意外受袭事件,齐省省委、鲁市市委,风声大紧,都迅速召开了会议,要求严惩肇事者。

  邱仁礼也第一时间向中央、中纪委通报了情况。

  中央、中纪委要求齐省省委妥善处理崔百姓受害事件,务必严惩凶手,并查明事情真相。

  走完应有的程序之后,邱仁礼又暗中和京城方面通了几个电话,通话之后,一个人坐在办公室之中,凝望了半天窗台上养的一盆君子兰,忽然又会意地笑了。

  邱仁礼随后又迈着轻松的步伐,来到了夏想的办公室。

  夏想刚刚放下鲁市方面的电话,在听取了情况汇报之后,刚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邱仁礼就到了。

  虽然和邱仁礼已然很熟了,但必要的礼节还必须有,夏想起身相迎:“邱。”

  邱仁礼一点头,自顾自来到夏想的办公桌前,也不坐下,直接说道:“事情越来越复杂了。你说说看,是不是有人不想让崔离开齐省?”

  “应该是。有人是唯恐天下不乱,认为齐省越乱,对他越有利。真要大乱了,对谁也没利!”夏想和邱仁礼你来我往,没说谁是谁,但都知道具体是指哪一个人。

  “病中人是什么意思?”邱仁礼的目光看向了北面,何江海入住的医院在省委以北。

  “他肯定是希望崔早日回京,今天的事情,他估计也很不高兴。上次我去看望他,他就对那个人流露出了不以为然的情绪。”

  “那个人的真正用心应该和楼下的心思一样,但同时,和楼下的目的又大不相同。”邱仁礼的脸上,始终是似笑非笑的表情,似乎对齐省有可能更大的乱子,丝毫不以为意。

  周鸿基的办公室正好在夏想的楼下。

  “那个人的心思可要复杂多了,楼下说来还算单纯,只想打垮病中人,目的单一而纯正,而那个人是想挑起矛盾,既想打垮病中人,又想让二号倒霉,说来齐省闹腾了半天,他才是最大的渔翁。”虽然是夸那个人,但夏想的脸上却没有一丝赞赏的神色。

  邱仁礼点点头,似是疑问,又似是肯定:“静观其变?”

  夏想点头:“付老爷子生日到了,邱是不是应该去看望一下?”

  邱仁礼哈哈一笑:“还真和我想到一?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