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8 部分
作者:未知      更新:2021-01-24 13:25      字数:11589
  他自己则率兵二万,抗击唐军。”

  寇仲听得愕然以对。这批镇守洛阳八方重城的将领,全是王世充的宗亲,显示他根本不

  信任外姓将领,如此举措,肯定会令外姓诸将进一步离心。王世充可能是因李密前车之监,

  知道一但兵败,手下诸将会出现连锁式的降敌反应,不过这么任亲不任材,调兵遣将,只会

  把郑军置于必败之地。这安排亦曾使王世充为之大动脑筋,费尽心力,致使会议延迟。寇仲

  道:“张镇周来了吗?”

  杨公卿道:“镇周六天前已抵步,来的尚有显州总管田坟和管州总管杨庆。但李密的降

  将段达和单雄信并没被他召人京来,因为王世充更不信任他们。唉!少帅你说吧,这场仗不

  用打也可知输赢。”

  寇仲苦笑道:“王世充就是那个不晓得自己会输的人,我们对它的期望是想他能捱久一

  点。”

  杨公卿点头道:“除此之外,对他尚有何求?”马车进入皇城。

  当三艘风帆从黄河驶进通济渠,朝梁都开去,徐子陵已知道不负寇仲所托,成功把宝货

  运回彭梁。

  由于同兴会一向做足工夫,定期孝敬,谦之信誉良好。所以没遭郑军任何留难。

  众人兴高采烈,急忙换上少帅军的双龙旗号,免致惹起不必要的误会。

  离梁都尚有个把时辰的水程时,卜天志闻风而至,亲率战船相迎,各人久别重逢,当然

  欣慰异常。

  船队浩浩荡荡的顺流而下,徐子陵、卜天志、高占道、牛奉义、查杰聚在舱内说话,互

  道别后情况。

  高占道等见到卜天志如此人材,亦投靠寇仲,更是信心倍添。

  卜天志道:“少帅已安抵洛阳,正与老狐狸交手,希望他能稳守洛阳,四天前少帅才传

  来消息,说子陵和高大将等随时会到。”

  众人正担心寇仲近况,得知此事,立即放下心头大石。

  却只有徐子陵晓得寇仲成功地由宁道奇手底下溜掉,更晓得从那刻开始,如若单打独

  斗,天下间已数不出多少个人可奈何寇仲。

  高古道讶道:“卜先生为何称我为大将?”

  卜天志微笑道:“这是虚军师的安排。少帅确有眼光,虚军师真是难得的人材,把我们

  这盘散沙组织成真正的少帅雄师,治理经济民生等方面更是井然有序。高兄现在正是我少帅

  军八镇大将之一,等若少帅的得力肪股,牛兄和查兄则分别为左右飞将,一镇的兵力暂时是

  三千五百人,日后当然会大为扩充。”高古道等做惯海贼,有二百多人聚众纵横,已感非常

  了不起,听到一下子有三千多人拨给他们指挥 。。 第一时间更新,立时精神大振,喜出望外。

  卜天志压低声音道:“少帅的口讯对杨公宝库只字不提,究竟情况如何?”

  徐子陵道:“你们听到甚么传闻消息吗?”

  卜天志叹道:“收到的全是坏消息,据说你们寻宝出了岔子,反被李阀把宝库据为己

  有。不过钱财兵器始终是身外物,只要人能安全无恙,其他实不用介怀。”

  徐子陵压低声音道:“事实刚好相反,在我们这三艘舶的底舱中,运载的黄金加起来足

  可够彭梁全区军民至少三年的花用。此乃少帅军的秘密,切不可传泄出去。”

  卜天志不能置信的瞪著他,经徐子陵扼要解释后,卜天志拍腿嚷道:“这将解决了虚军

  师最头痛的问题,我们把曹应龙各地密藏起出来后,虚军师依少帅意思还富于民,免去彭梁

  区所有税项一年,又通过龙游帮的泽岳从各地购得大批粮货建材,把库存用得七七八八,现

  在得到这批黄金,当然这是另一回事啦!”

  牛奉义问道:“彭梁目下情况如何?”

  卜天志欣然道:“在虚军师的治理下,彭梁万众归心。欣欣向荣。就算唐军明天便到,

  我们也有信心撑上一段日子。”

  查杰兴致盎然的问道:“八镇大将除高大将外,尚有甚么人?”

  卜天志答道:“现在只得六镇大将,尚有两个空位待贤,另五位大将就是宣永、陈长

  林、白文原、焦宏进和小弟,各领一镇,总兵力在二万人间。”

  徐子陵奇道:“当日我离开之际,总兵力应过此数。”

  卜天志道:“这正是我佩服行之的一个原因,以前我们是军民不分,装备兵器马匹都不

  够分配,人数看似有四、五万,其实都是乌合之众。行之于是大事兴革,先把全军解散,再

  从有意参军效忠者中选拔精锐,组成六镇大军,严加训练,又把彭梁分为六区,每区一镇,

  既可维持治安,又可协助地区农事生产,建屋修路,并加强各区防御军事。少帅军再非以前

  的少帅军哩!”

  徐子陵暗赞寇仲行运,更明白李世民为何对寇仲日增忌惮,皆因彭梁的情况,必会经探

  子之口向他详报。

  卜天志谈得兴起,续道:“在内政方面,行之创立四部督监,由任大姐任户礼督监,掌

  六区田户、度用、钱帛、仓库、礼仪、主客、膳饲等各部。陈老谋任工部督监,掌土木建

  造、屯田、拓田、山泽苑囿、舟揖河渠等司职;行之自己则兼刑吏督监和兵部督监,管官吏

  铨选、考谋、勋赏、刑律、兵事各项。由于大家都非常齐心,整体运作既精简又有实效。”

  徐子陵听得不知是何滋味。

  少帅军在虚行之等苦心经营下,终具备规模,若给大唐军趁其仍未成气候下以泰山压顶

  的强势摧毁,人亡军散,他徐子陵绝不好受。

  查杰兴奋的道:“少帅有甚么指示,我们会否出兵助王世充守洛阳呢?”

  卜天志苦笑道:“我们名义上虽有二万兵力,实际上能作战者只有万二、三人,其他的

  是囊括各式人材的工事和轴重兵,且因尚要派人留守彭梁,免得被虎视沈沈的李子通乘虚而

  入,实质能抽调的人手绝不过三四千。幸好少帅明言我们只须守稳大本营,并嘱我们偕子陵

  兄回赴洛阳与他碰头商议。”

  徐子陵道:“准备甚么时候去?”

  卜天志道:“若你不反对,我们今晚立即起程。”

  徐子陵点头道:“好吧!我们今晚便走。”决定郑国兴亡的军事会议在议政殿内举行,

  由王世充亲自主持,包括王玄应、王玄恕、王弘烈、王行本、王世挥、王世伟、王道徊等太

  子王子及规王,外姓将领则有杨公卿、张镇周、宋蒙秋、郎奉、杨庆和田坟,勉强加上寇

  仲,才能两边人数相等。

  王世充显然消化了寇仲初来通报的震撼,显得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不过至少在表面上

  仍尊重寇仲,让他坐在右首的上座,与对面的王玄应并列。

  寇仲本以为会见到玲珑娇,但这位龟兹美女却没有出现。

  王世充开腔道:“刚接到消息,宋金刚以二万精骑突袭愉次,击溃了唐将姜宝谊和李仲

  文的部队,下一个目标非平遥则为介州。”

  众皆哗然,只有王玄应脸含冷笑的观察寇仲,与其他人反应截然不同。

  寇仲心中纳闷,王玄应不盛惊讶,自因早晓得此事。但对自己表现得这般不友善,却是

  耐人寻味。

  究竟有甚么地方不妥当?

  王玄恕不解道:“宋金刚虽是猛将,不过唐军仍不该弱至如此不堪一击的地坊。”

  王玄应得意洋洋的道:“王弟是有所不知。今趟宋金刚南侵太原,后面有颉利全力支

  持,不但供应战马装备,还以突厥精锐乔装宋金刚的手下,岂是唐军所能应付。”

  寇仲开始明白李渊为何对突厥如此忌惮,不敢公然开罪颉利。如若扯破脸皮,颉利毫无

  顾忌的联手与宋金刚挥军南下,谁架得住他们?还幸现在仍未致如此明目张胆。

  张镇周道:“宋军一但攻陷平遥和介州,将可直接围攻太原本城,太原不但是李渊的老

  巢,更是唐室的后援粮仓,不容有失,不知李渊有何对策?”

  王世充朝寇仲瞧来,神态轻松的道:“假若真如少帅所猜,李世民是故意让李元吉吃败

  仗,以诱宋金刚深入,那他极可能犯下令李家由盛转衰的大错失。”

  寇仲淡然道:“错在甚么地方?”

  王世充提高声音,字字铿锵有力的道:“错在低估敌人,现在李渊以李元吉出守太原,

  又命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率军援助李元吉,可知李渊觉察危险。一但太原失守,宋金刚

  部可沿扮水南下,循李渊当年入关旧路,渡黄河直指长安,否则何有裴寂往援之举?”

  王玄应y侧测地笑道:“只要我们能牵制李世民在关外的大军,当宋金刚顺利南下,任

  李世民三头六臂,也要在腹背受敌之下覆亡,没有人可改变他的命运。”

  寇仲耸耸眉头,没有答话。

  田坟道:“李世民兵力如何,屯驻何处?”

  王玄应抢著道:“李世民的主力大军刻下集中在弘农西北的稠桑,行军两天即可抵桃

  林,看情况是想进犯常平,今趟我们定要他来得去不得。”

  寇仲心中暗叹,以王玄应的低能无知去猜李世民的能耐,等若夏虫语冰,不知所云。

  张镇周皱眉道:“以李世民的精明,怎会蠢得妄开两处火头,谁都知道就算洛阳剩下一

  座孤城,亦非一年半载所能攻克的。”

  王玄应不悦道:“他不来攻我,就由我去攻他,务要令他泥足深陷,不能分兵去对付宋

  金刚,等到宋金刚与李军两败俱伤时,我们乘虚而入,尽收渔人之利。”

  王世充干咳一声,打断王玄应洋洋自得的滔滔话河,转向寇仲道:“少帅对此有甚么意

  见,请放言直说,不用有丝毫避忌。”

  寇仲心中暗骂,王世充虽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事实上却早有安排,使各亲王出掌洛阳

  四周的战略重镇,目的就是要确保洛阳安全及粮道畅通,并防止手下叛变。倘要围困洛阳,

  首先得清除重重屏障。

  当下徐徐道:“李世勋一方有何动静?”

  王世充道:“李渊任命淮安王李神通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助李世勋攻打魏县宇文化及的

  军队,希望能比窦建德早一步攻陷宇文化及,好阻截窦建德的大军。”

  寇仲拍案叹道:“这正是李世民屯军稠桑的作用,目的是牵制圣上的郑军,使李世勋能

  向北扩展。”

  张镇周点头道:“少帅之言有理。”

  王玄应冷笑道:“我却认为李世民是自寻死路。宇文化及灭亡在即,这是无人能挽回的

  事实,无论是那一方攻陷宇文化及,在失去援冲下夏唐势将正面交锋,对我们更是有百利而

  无一害。”

  王弘烈等一众王玄应的“自己人”纷纷交相赞许,对他作出支持。

  王世充再干咳一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扯回他身上,沉声道:“今天我们这个会议,就

  是要决定应否出兵攻打李世民,此事关系重大,干戈一动,我们将正式和李渊扯破脸皮。”

  王玄应断然道:“此乃千载一时之机,我们绝不可错失。”

  张镇周和杨公卿交换个眼色,没有说话。田坟和杨庆两人地位低于他们,更不敢作声。

  宋蒙秋自己先表态赞成,郎奉和其他宗亲亦相继附和。

  王世充见寇仲像呆了般皱眉苦思,奇道:“少帅是否有别的想法?”

  寇仲猛地醒过来般,点头道:“确是另有想法,愚见以为在现时的情况下,绝不宜出车

  攻唐。”

  “碰”

  王玄应重重一掌拍在几上,大怒道:“早知你是李世民派来的j细,还不露出狐狸尾

  巴。”包括王世充在内,众皆愕然。

  上一页

  第三十七卷 第二章 存亡之道

  第二章存亡之道

  王世充喝道:“王儿勿要胡说。”

  王玄应猛地起立,瞪着另一边的寇仲戟指道:“大丈夫敢作敢认,寇仲你在长安时,是

  否在李靖穿针引线下,早向李世民投诚?”

  寇仲仍是好整以暇的闲适模样,微笑道:“太子何必这么动气:似此关系重大的谣诼,

  小弟尚是首次得闻。不知消息是否源自我们洛阳大美人荣姣姣的探报?”

  王玄应显然给他说中,其理直气壮之势立即打个折扣,仍色厉内的撑下去道:“消息从

  甚么地方来不用你理,你敢答我的问题吗?”

  殿内鸦雀无声。

  寇仲神态轻松的哈哈大笑道:“我寇仲是何等样人,天下自有公论。别人苦不了解,我

  亦无谓白费唇舌。”

  张镇周沉声道:“太子怕是误会了,少帅绝不是这种人。”

  王玄应见王世充没说话,胆子大起来,奋然道:“若真是误会,为何他力主我们不要对

  李世民用兵?”

  寇仲暗忖不宜与王玄应闹得太僵,乘机让他下台,一拍额头道:“原来太子因此而致误

  会小弟,太子请坐下,且听小弟说几句话。”

  王世充向王玄应点头示意,王玄应虽深感不忿,仍无奈地坐下听寇仲解说。

  众人目光集中到寇仲处。

  寇仲正容道:“我这人最爱切身处地为人设想,假若小弟是李世民,绝不会在这情况下

  与圣上全面开战,因为必须留力以应付声势迫人的宋金刚。”

  王世充讶道:“既是如此,李世民为何要屯兵关外?难道只为牵制我们,令我们不能于

  涉李世勋的活动?”

  寇仲道:“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在试探望上的心意。假设我没有猜错,李渊

  现在绝不愿对洛阳动武,至少希望把事情延至十个月后。”

  众皆愕然,更不明白这十个月的期限是如何定出来的。

  连杨公卿亦忍不住道:“少帅何有此言?”

  寇仲微笑道:“道理非常简单,皆因董贵妃刚怀了李渊的骨r,若唐郑开战,董贵妃说

  不定会惶然失措,伤了胎儿。以李渊的性格,当不会希望发生这情况。”

  众皆恍然,又感难以置信。

  王弘烈不解道:“少帅不是说过唐军要来攻打洛阳?现在又说出这番话,是否前后矛

  盾?”

  寇仲道:“攻打洛阳是势在必行,但次序却有先后之分。只看唐军共分两路,一抗宋金

  刚,一攻宇文化及,李世民则留守后方,可知李世民的策略是要先巩固黄河北岸,始图谋潼

  洛官道,倘官道落入李世民手上时,唐军将从水陆两路掩至,先蚕食洛阳外围的所有城池,

  当成功截断粮道,才会直接围攻洛阳。”

  王玄应振振有词的道:“既是如此,我们难道仍坐以待毙,任得李世民张牙舞爪,耀武

  扬威吗?”

  寇仲从容不迫道:“假若我们此时发兵攻唐,会白白帮李世民一个大忙,使他不用再理

  会李渊的旨意,李渊亦有说话可向淑妮小姐交待。届时李世民只要把大军渡过黄河,请问太

  子敢否渡江追击?”

  王互应为之语塞。他们虽在黄河北岸取得几个据点,但均在洛阳之北,且被李世勋的军

  队压得不能动弹,若把主力大军调往进攻稠桑,势将首尾难顾,说不定连北岸的据点亦要失

  守,而另一边则扑个空,当然非是良策。

  王世充沉吟道:“那少帅是否认为我们该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寇仲道:“郑唐之战,事实上圣上是占尽地利的优势,若能再得人和,使上下一心,李

  世民在久战力疲下,极可能重蹈李密覆辙。圣上又宜与窦建德结成联盟,共抗唐军,如此将

  更万无一失。”

  这可说是寇仲对王世充最后一个语重心长的警告和提示,点出他最大的弱点。

  张镇周等朴姓将领,无不心内称许,脸上却不敢作出任何表示。

  王世充点头道:“与窦建德的联盟,是势在必行。他曾亲到洛阳跟朕谈了一晚,不过因

  在一些利害上有分歧,始终谈不合拢。”

  寇仲讶道:“分歧?”

  王世充有点尴尬,干咳一声道:“自徐圆朗归降窦建德,夏军的势力直达通济,使我们

  跟徐世勋、窦建德在萦阳之西发生过几起冲突,弄得很不愉快。”

  寇仲听他语焉不详,隐隐猜到说不定事情与他有关。因为通济渠南下便是梁都,正是他

  寇仲的地盘。因刘黑阔的关系,窦建德早视他寇仲为自己人,说不定王世充对他少帅军有图

  谋,却被窦建德反对,所以夏郑才谈不合拢。

  他当然不会揭破,提议道:“此事包在我身上,只要圣上同意,我可到乐寿向窦建德说

  项,向他痛陈利害,保证他肯共抗唐军。”

  这提议正中王世充下怀,要知寇仲自大破李密后,已在郑军中确立了崇高的声望和地

  位,故后来王世充与李世民联手对付他和徐子陵,曾惹来军中激烈的不满。以王世充的自私

  自利,当然怕寇仲联同其他外姓将领,把他取而代之,所以寇仲肯离开洛阳,王世充实是求

  之不得。

  哈哈笑道:“只要少帅能说服窦建德,唐军叉有何惧哉。”

  寇仲陪他笑起来,心中想到的却是趁宇文化及尚未给李世勋或窦建德化骨之前,他和徐

  子陵须好好把握机会,替娘报仇。

  在杨公卿的安排下,寇仲和徐子陵在陈留碰头,与徐子陵一道来的尚有虚行之、宣永、

  卜天志三人。

  他们在一艘泊在码头的船上议事,寇仲把北方的形势交待后,问道:“南方的情况如

  何?”

  虚行之道:“李子通表面看来声势大盛,不但重创沈纶,杜伏威亦暂时退兵。李子通更

  率兵渡江攻打沈法与,进占京口。沈法兴遣部将蒋之起迎战,被李子通当场格杀,迫得沈法

  兴放弃毗陵,逃奔吴郡,连丹阳亦陷落李子通手上。”

  寇仲道:“这确是声势大盛,为何行之只说是表面看来大盛?”

  虚行之分析道:“李子通是不得不冒险进攻沈法兴,因他北方老巢东海被我们占领,西

  方则有杜伏威纵横无敌的江淮劲旅,所以唯一发展的矛头就只有江南的宿敌沈法兴。”

  徐子陵讶道:“比起沈法兴,少帅军明显兵微将寡,为何李子通选强舍弱,不作反扑,

  反图江南。”

  虚行之道:“舍弱选强正点出其中关键。李子通晓得我们无力进犯江都,所以先全力收

  拾对他构成威胁的沈法兴。”

  寇仲点头道:“江淮军由于杜伏威和辅公佑两大巨头出现严重分歧,暂时无暇理会李子

  通,难怪他这么放肆。”

  宣水道:“少帅认为洛阳可守多久?”

  寇仲道:“王世充的任用宗亲亦非一无是处,他本身又是身经百战的统帅,现在更在城

  内拚命堆积粮草,就算洛阳变成一座孤城,至少亦可守一年半载。”

  虚行之叹道:“那李世民极可能会吃败仗,他不但要先克服混杂突厥精锐的宋金刚部

  队,还要应付窦建德的雄师,加上关中战士久战思宗,攻打洛阳又必伤亡惨重,形势对他非

  常不妙。”

  卜天志道:“李世民大可在击破宋金刚后,改攻为守,巩固收复的失地。”

  宣永道:“这是下策,一旦宇文化及被灭,窦建德大军将如缺堤的潮水般沿大河北岸席

  卷而来,假若李世民不能于这形势发生前夺取洛阳,将尽失关外辛苦经营的优势,被迫退守

  关中,那就变成只能坐看窦建德雄霸关外之局。”

  寇仲道:“李小子正因深知此中关键,所以才采取日下似令人费解的战略,不过任他李

  世民是武侯再世,孙武转生,要攻陷洛阳亦将是一年半载后的事,且不论谁胜谁负,除非我

  们肯弃械投降,否则火头接着就烧到我们,行之对此有何应付妙法?”

  虚行之洒然笑道:“少帅早胸有成竹,何须行之献丑?”

  宣永沉声道:“攻打江都?”

  寇仲道:“只有取得江都,我们才有希望抗北图南。现在我们尽得宝库黄金,不虞财政

  短缺,就趁洛阳失陷前,全力扩军备战,但切勿盲目扩军,那不但损害地方生产,加重库房

  负担,更会令少帅军质素下降。”

  宣永拍胸保证道:“这个包在我们身上,所有不合水准的士卒都会被淘汰,绝不滥收新

  兵。”

  卜天志道:“我们可对外宣称从曹应龙处得到大批黄金,那就算我们手头充裕,亦不致

  惹人怀疑。”

  虚行之微笑道:“彭梁的发展非常理想,少帅放心去对付宇文化及吧!”

  寇仲拍案赞道:“行之定是我肚内的蛔虫,竟能摸通我的心意。”

  徐子陵笑道:“只看你约我们在这里碰头,就知你老兄暂无意思返回彭梁哩!”

  寇仲苦笑道:“陵少又来耍我。”

  转向虚行之等道:“在备战期间,有两件事必须分头进行,首先是要与竹花帮的桂锡良

  取得联系,透过他们掌握江都和南方的形势;另一方面则设法向飞马牧马秘密买一批第一流

  的战马,这是商秀曾亲口答应的。我寇仲重返彭梁之日,就是进击江都之时。”

  三人轰然应诺。

  与虚行之三人辞别后,寇徐扮成渔人,c渔舟北上。

  天气忽然转坏,风雪交袭,不得已下他们把渔舟泊往岸旁暂避。两人不惧寒冷,坐在船

  篷外欣赏通济渠的雪中景况。

  寇仲道:“再有一个时辰就可北抵大阿,然后转右顺流东下,两天就可抵宇文阀的老巢

  许城。当年杨帝尚未归西,想宇文阀何等威风八面,现在却是穷途末路,徐圆朗归降窦建

  德,注定宇文化骨败亡的命运。”

  徐子陵目注一阵狂风刮得雨雪像堵墙般横过广阔的渠面,沉声道:“自宇文化骨攻打梁

  都损兵折将而回,他们就只剩下待宰的份儿,徐圆朗投靠窦建德,更令他们四面受困,逃走

  无路。”

  寇仲道:“现在宇文化骨亲率大军在永济渠东岸的魏县力抗李世勋和李神通的大军,争

  夺永济渠的控制权。照我看宇文化骨该捱不了多久,我们这么直扑魏县,大有可能会扑个

  空。”

  徐子陵皱眉道:“若不到魏县,该到甚么地方去?”

  寇仲分析道:“我们欠缺的是消息情报,所以有无从入手之叹。”

  徐子陵道:“你想找刘黑阔帮忙?”

  寇仲苦笑道:“我早晚要见窦建德,只因我和你间的关系暧昧不清,所以小弟要兜几个

  圈才说出来试探陵爷的反应。”

  徐子陵哑然失笑道:“这叫作贼心虚。不过找刘黑阔并不比找宇文化骨容易,且往来费

  时,假若宇文化骨给李世勋干掉,我们就悔之莫及。”

  寇伸抓头道:“我总说不过你的……”

  徐子陵截斯他道:“因为你有私心,所以说不过我。”

  寇仲失声道:“私心?我寇仲会为娘的事别有私心?”

  徐子陵开怀笑道:“想认识一个人绝不容易,能无偏地认识清楚自己更加困难,我还未

  有机会问你,宁道奇那一关你是怎么过的?”

  寇仲狠狠道:“好小子!摆明是不给我辩白的机会,好!老子大人有大量,不和你计

  较。”

  徐子陵捧腹笑道:“大人有大量的怕是宁道奇而非你这小子吧?”

  寇仲事实上给徐子陵抓耆痛脚,乘机“见好即收”,点头道:“宁道奇确是仙道辈的超

  卓人物,全无好胜之心,有如流水,无论过石穿林,都是那么逍遥自在,无拘无束,收放自

  如。坦白说,若果他真如早先我们以为的那样不择手段对付我,我应该不能在这里和你说此

  番对他表示最高崇敬的话。”

  徐子陵沉声道:“你是否故作谦虚?”

  寇仲大力拍他的肩头,畅怀笑道:“又给你看穿,但除最后那句外,其他都是真话。当

  我接着宁道奇全力劈来的一掌时,我就知道自己确有一拚之力。”

  徐子陵道:“有用他的‘散手八扑’吗?”

  寇仲道:“没有,肯定没有!”

  徐子陵生出兴趣,问道:“你老哥既从未见过散手八扑,如何晓得他有否用过?”

  寇仲耸肩道:“散手八扑应是一套完整的武道精华,招与招间自有其连贯性,这包括精

  神和实质上表现出来的法度,就像小弟的井中八法。咳!哈,我之所以要八法而不是九法或

  十法。正是对他八扑的一个致敬。”

  徐子陵道:“另一个问题,宁道奇为何不使出他最拿手的绝技?看来你也没可能挡得过

  它的八扑。”

  寇仲苦笑道:“因为他限自己只可以用一只手来对付我,还如何八扑?”

  徐子陵道:“以宁道奇那种智慧卓越的人,岂肯放虎归山?若是如此,就根本不该答应

  师妃暄出手,师妃暄亦不会请他出手。”

  寇仲露出思索的神色,沉吟道:“对!其中定有些我们不知道的变化。”

  徐子陵双目闪耀着智深如海的光芒,缓缓道:“那些变化,我们应是知道的,若我没猜

  错,师妃暄今趟并不绝对看好李世民,所以才放你一马。眼前情况李世民仍是首选,寇少帅

  则是副选。”

  寇仲剧震道:“竟有此事?”

  徐子陵分析道:“你想想吧,连杨文干的叛乱如此严重的事,建成仍可免去罪责,可知

  太子贵妃党的联合力量多么强大。李世民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在外拥兵自立,要走这

  条路必须攻陷王世充的地盘,否则只是自寻死路。”

  寇仲接下去道:“另一条路就是在长安策动政变,那更不容易。在突厥人的支持下,建

  成、元古合起来的力量比李世民只强不弱,何况建成、元吉更有李渊的支持。哈!你说师妃

  暄不看好李小子确有道理!”

  徐子陵道:“仍令人不解的是既然如此,宁道奇为何还要出手?”

  寇仲道:“为的怕是我们的长生诀吧!宁道奇借此机会,迫我拚尽全力,让他可窥探长

  生诀的虚实。”

  徐子陵点头同意。

  寇仲一拍额头道:“我真蠢,竟忘记了杨公卿,我们大可请他帮忙,提供有关宇文化骨

  的情报。”

  徐子陵眉头大皱道:“岂非又要折往洛阳?”寇仲道:“杨公卿日下该在萦阳而非洛

  阳,找他只是路过之便。”

  徐子陵道:“就这么办。”

  寇仲苦笑道:“为娘报仇后,陵少会到那里去?”

  徐子陵道:“我想去探看大小姐和小陵仲。”

  寇仲叹道:“我也想看看他们。”

  徐子陵摇头道:“除非你懂得分身术,否则那来余闲?之后我会到塞外走一趟,见识一

  下老跋的大草原和可达志锺情的沙漠。”寇仲默然无语,明白到徐子陵是要避开中原,俾能

  置身他的事之外,否则若闻得他寇仲遇险遭困的消息,徐子陵能袖手不理吗?

  上一页

  第三十七卷 第三章 飞龙在天

  第三章飞龙在天

  寇仲和徐子陵顺利地在萦阳的原密公府找到杨公卿,旧地重游,想起当年与素素历尽艰

  劫下逃出大龙头府,再逃出萦阳的诸般往事,境迁物异,素素已去,李密则虎落平阳,沈落

  雁嫁作人妇,不胜唏嘘。

  杨公卿没想过两人会联袂而来,大喜道:“我正为找你们头痛。”

  寇仲讶道:“什么事?”

  一人从内堂大步走出来,哈哈笑道:“人生何处不相逢。想不到两位老兄竟会送上门

  来,免去小弟寻寻觅觅之苦。”

  来人潇洒风流,正是“多情公子”侯希白。

  骤见故人,两人欣悦非常。

  寇仲大笑道:“还以为你会躲往深山穷谷之中,那想得到你会四处乱跑呢?”

  徐子陵微笑道:“大隐隐于朝,侯兄乃不甘寂寞的人,没有红颜知己作伴,如何过日

  子?”

  侯希白道:“子陵说笑啦!这些日子来小弟绝迹红楼楚馆,心中只在惦念你们,且想得

  很苦。”

  寇仲夸张的惊呼一声道:“吓!我和陵少可都是不好此道的。”

  侯希白哑然失笑道:“少帅又来耍我,小弟只是把话说得夸张点,否则如何表达心中感

  激之情。”

  寇仲故意板起脸孔道:“但你那秀秀气气的相公模样会教人思疑嘛!”

  三人六目交投,同时笑得前仰后合。

  杨公卿亦给他们的互相戏谑惹笑,感觉到三人间没有机心,充满真诚的交情。无论在官

  场上或江湖中,都是难能可贵的,忙道:“坐下再说。”

  四入围桌坐下,杨公卿亲替各人斟茶。

  徐子陵道:“侯兄怎懂得通过杨公找我们?”

  侯希白道:“离开长安后,我先抵洛阳,住了十多天才到萦阳,在这一带小弟亦算有点

  人面,可是直至少帅离开洛阳后我才收到风,晓得杨公与少帅关系较密切,遂不嫌冒昧的请

  杨大将军帮忙。”

  两人记起当日荣凤祥摆寿酒,侯希白是座上客之一,足证他在洛阳非常吃得开。

  在这种文化大邑,只凭他多情公子的画技,肯定广受欢迎,何况他技不止此。

  寇仲道:“杨公是自己人,没有话须隐瞒的,侯兄的不死印法练得如何?”

  杨公卿从未听过不死印法,故没有甚么反应。

  侯希白欣然笑道:“欲速不达,我是一切随缘,现在可说已有小成,多谢少帅关心。”

  寇仲叹道:“我是不能不关心你。因为舍利已落在令师手上,他宣告闭关潜修一年,一

  年后随时会来考较你的功夫。”

  侯希白俊脸微微变色,苦笑道:“这消息会令小弟更加努力。”

  杨公卿终忍不住问道:“甚么舍利?侯公子的师尊是谁?”

  寇仲解释一番后,杨公卿始晓得真宝藏落入两人手中,更对寇仲的推心置腹,非常感

  动。

  侯希白听得目瞪口呆,头叹道:“我从没想过你们真能携宝离开长安,还可令天下人以

  为你们寻宝失败。”

  徐子陵道:“我们的成功其中实有很高的侥悻成份。”

  侯希白道:“你们是否准备去找宇文化及算旧账?”

  寇仲大讶道:“你怎会晓得的?”

  侯希白哂道:“凡知道你们出身的,那个不晓得你们跟宇文化及仇深似海,现下宇文化

  及覆亡在即,以两位大哥一贯的作风,自不会假他人之手为你们了却血仇吧!”

  寇仲大力一拍他肩头道:“有你的!敬你一杯茶。”

  四人兴高采烈的举茶互敬。

  侯希白呷一口热茶后,微笑道:“既是如此,我们又可并肩作战哩!”

  徐子陵不解道:“你和宇文化及又有甚么过节?”

  侯希白耸肩道:“他和你们有过节,等若和我侯希白有过节。前几天宇文化及的头号心

  腹,也是我的旧识张士和到洛阳找我,央我去为宇文化及的爱妃卫夫人画肖像,代价是一幅

  巨然的真迹的山水挂轴。”

  杨公卿奇道:“兵临城下,随时国破家亡,宇文化及仍有此等闲情逸致。”

  寇仲和徐子陵心中方涌起怪异的感觉,一直以来他们心中的宇文化及都是冷酷无情,没

  有甚么人性的,岂知竟有此温馨多情的一面。

  寇仲问道:“巨然是甚么家伙?”

  侯希白摇头晃脑道:“荆关董巨,乃先世山水画始创期的四位大师巨匠,巨然本身是有

  道高僧,画风高古秀逸,惜传世作品不多。坦白说,这报酬确令小弟心动。”

  徐子陵沉声道:“他们请你到甚么地方去?”

  侯希白道:“当然是魏国的都城许城哩!”

  寇仲问杨公卿道:“宇文化及目下的情况如何?”

  杨公卿道:“能守过正月,已相当了不起呢。照李世积一向的作风,若攻陷魏县,必会

  乘胜全力追击,不让宇文化及有回气的机会。”

  徐子陵道:“窦建德一方有没有动静?”

  杨公卿道:“可用虎视眈眈来形容。窦建德正在靠近魏境的几座城池集结重兵,任何一

  刻也可发兵侵魏。”

  寇仲抓头道:“真教人头痛,不过照我看,宇文化及该没这般易死掉,就算兵败也会败

  返许城,对吗?”

  徐子陵道:“侯兄当时怎样回覆那张士和?”

  侯希白微笑道:“老朋友的事就是我侯希白的事,小弟当然乐于答应。”

  寇仲拍桌道:“那就成啦!”

  杨公卿邋:“尚有一事,我们最新收到一个消息,原来颉利本准备亲率大军,偕刘武

  周、宋金刚联袂入侵太原。最后却因突利返国,向颉利发动战争才使颉利无法分身,只好仍

  用现在这种送人送马的方式增强宋金刚军力。”

  侯希白道:“这么说,少帅和子陵确帮了李世民一个天大的忙。”

  杨公卿道:“该说帮了中原所有人一个忙。突厥人做惯马贼,杀人放火,jy掳掠当作

  家常便饭,若让他们长驱直捣中原,会造成极严重的破坏。”

  徐子陵苦笑道:“照现时的形势发展,突厥人终有一天会从北疆杀进来的。”

  寇仲岔开话题向侯希白道:“侯公子!请问我们该以甚么方式混进许城去?”

  侯希白“嚓”的一声张开美人扇,悠闲的轻轻摇拨,微笑道:“你们知否狮豹是怎样猎

  食的?”

  寇仲愕然道:“我连狮豹也没有见过,怎知它们如何觅食?”

  侯希白道:“这是石师训练我时说的一番话,令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寇仲和徐子陵知是石之轩说的,均露出注重的神色,因愈能摸清楚石之轩的底子,将来

  愈有机会保命。现在仍有破绽的石之轩已这么厉害,一年后出山的石之轩会如何了得更令人

  难以想像。

  杨公卿兴致盎然的道:“我曾遇过一个被豹伤的人,伤口非常可怕。”

  侯希白道:“除非是老狮饿豹,否则极少伤人,它们都是有了固定的目标,把猎物的习

  惯反应摸通摸透,才进行袭击增加成功的机会。”

  寇仲露出深思的神色,道:“此正合兵家之旨,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侯希白沉声道:“狮和豹都是猎狩的高手分别在狮子联群结队的出动,像草原上的无敌

  雄师;豹子则是荒野的幽灵,独来独往,大有独行夜盗的风范。”

  徐子陵道:“令师该像豹多一点,侯兄亦是独来独往。”

  杨公卿道:“那少帅和子陵就该是两头雄狮哩!”

  侯希白点头道:“他们是两条龙,龙不但变幻莫测,既能潜游渊海,又能翱翔于九天之

  上,本是独自逍遥,现竟结成夥伴,故能纵横天下,无人能撄其锋锐。”

  徐子陵最怕给人当面称赞,尴尬的道:“侯兄夸奖,不如说回狮豹的事吧。”

  侯希白道:“狮群出动时,都是养精蓄锐,处于最巅峰的状态下,它们从不鲁莽行事,

  而是有精确的战略部署,因应不同的形势有不同的策略。首先是观敌,把族群分作两至三

  组,伏在猎物所在的外围,可随时等上几个时辰。”

  寇仲咋舌道:“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