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作者:来自远方      更新:2020-07-14 00:35      字数:6444
  正德元年,十二月癸丑,杨瓒赵榆率千人抵达镇虏营,同先一步赶到的谢丕顾晣臣汇合,商讨北上御敌之策。

  蓟州镇守太监本该在此迎候,一同前往密云。

  怎料,众人抵达营堡,王公公却是不见踪影,迟迟没有露面。

  半日后,方有两骑快马奔入营口,骑士着黑衫戴圆帽,不是北疆边军,竟是东厂番子。

  两人拉住马缰,不及说话,先后自马背滚落。

  “急报!”

  抓住一名边军,番子嘶哑道:“鞑靼破开磨刀峪,攻下墙子岭,镇守王公公率五百人御敌,已、已战死峪口!”

  说话间,番子猛然一阵咳嗽,一头栽倒。

  几点-黑-红-溅在雪上,刺鼻的铁锈味在空气中弥漫。

  边军这才发现,两人身负重伤,背后都-插-着-数只短箭。圆领衫被血浸透,朔风吹过,冻得铁板一样。

  边军忙将人扶起,手指探到鼻下,发现还有气息,当即大喊:“快禀报副总兵和监军,请李大夫救人!”

  杨瓒等闻报,忙放下舆图,快步走出帐外。

  大夫随后赶至,把过两人脉息,脸色凝重,继而摇了摇头。

  “大夫?”

  “见过诸位大人。”

  李大夫起身拱手,面上凝色未消。

  “这二人伤势如何?”

  “回大人,伤及内腑,失血太多,又中了毒,能撑到现在殊为不易。”

  众人脸色立变。

  “小老儿有几片老参,能留得几息。大人如要问话,需尽快。”

  李大夫打开药箱,吩咐徒弟端来温水,也不令人将番子扶进帐内,当即开始施为。

  两名番子服下温水,口含参片。

  少顷,手指微动,面上恢复几分血色。旋即发出两声咳嗽,喉间发出嗬嗬声,接连醒了过来。

  见两人睁眼,杨瓒不敢耽搁,立刻开口询问。

  “磨刀峪为何被破?王公公如何战死?”

  粗-喘两声,番子挣扎回道:“五日前,王公公得悉鞑靼动向,知晓情况紧急,立即点营中将兵赶往峪口。”

  番子用力咬着参片,声音沙哑,尽量将话说得清楚。

  “先时,潮河所、曹家寨接连被鞑靼攻破,指挥战死,巡抚重伤,三千边军不存。磨刀峪再破,则密云危急!”

  “王公公出兵时,遣快马飞驰怀柔,提醒当地守备警慎。此后,再未有消息传回。”

  随番子讲述,谢丕顾晣臣的眉心越拧越紧。

  杨瓒赵榆互看一眼,顿感心惊。

  才氏兄弟带走的几百人,怕会正面遇上鞑靼。如是游骑,尚能应对。假若是千人骑兵,怕会凶多吉少!

  赵榆-抽--出腰刀,直接在地上勾画。

  先以方形刻出怀柔密云,紧接着,是慕田峪、石城匣、冯家堡、白马关、潮河所、密云后卫、曹家寨。

  最后刀锋一转,直斜向下,重重刻下磨刀峪和墙子岭。

  舆图渐成,线条简陋,却更为直观。

  看到被地堡隘口包围的密云怀柔,在场之人均倒吸一口凉气。

  “这……”

  如边军-兵-备充实,粮饷不缺,几处地堡卫所便如一柄长刀,互相支应,互为犄角,深扎草原,进可攻退可守。

  现如今,情势逆转,鞑靼以骑兵分散击破,各地堡营垒皆被敌所占,如一张大口,将密云重重包围,随时随地都可吞噬入腹。

  “镇虏营兵力不足,为免鞑靼声东击西,断绝后路,王公公只带五百人,五十人持火器,急奔墙子岭,望能抵挡两日,候援军到来。”

  “哪想到,竟被人以毒计暗算!”

  说到这里,番子双目-赤-红,眼中似要喷出火来。

  “那些数典忘祖的败类!为了金银,竟不顾百姓死活!将□□洒入井水,掺入稻麦,趁将兵毒发,无力抵挡之机,打开了峪口!”

  “王公公带着少数能战之人,拼死守在地堡,可是、可是……”

  说到这里,番子再也说不下去。

  另一个番子沙哑接话,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恨意:“那些枉披着人皮的畜生,竟逼着岭口外的百姓提火油,泼在地堡之上,以飞矢放火!”

  “百姓不从,死在鞑靼刀下近三十人!”

  “堡中的弟兄先是中毒,又被烟熏,拼着最后一口力气,冲出同鞑子拼命。结果,竟被绊马索绊倒,被马蹄活活踏死!”

  “被抓来的百姓,一样没能逃脱。”

  “不是人,他们不是人啊……”

  番子痛哭,最后的话,几乎是伴着鲜血吼出。

  杨瓒怒从心起,切齿愤盈。

  如此恶行,骇人听闻,令人发指!

  两名番子靠老参撑到现在,近乎油尽灯枯。发出最后悲声,抹去眼泪,挣扎着翻过身,伏地叩首。

  “望诸位大人为镇守正名,为枉死的五百弟兄报仇!”

  尾音落下,力气耗尽,两人向前栽倒,双目紧闭,气息全无。

  “大夫,”杨瓒哑着声音,“可还能救?”

  老大夫摇了摇头,道:“阎王夺命,生死不由人。”

  阎王夺命?

  杨瓒握紧双拳,牙关紧咬。

  哪里是鬼神之故,分明人间恶贼为祸!

  吩咐卫卒准备木棺,收-敛二人尸身。

  杨瓒转身,看向赵榆谢丕等人,道:“鞑靼既下峪口,不日必至镇虏营。如何应敌,诸位可有计较?”

  几人面色肃然,片刻,谢丕出言,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杨贤弟以为如何?”

  杨瓒心头一动,顾晣臣和赵榆同时挑眉。

  “请谢兄详解。”

  “需以舆图对照,还要劳烦赵佥事。”

  “何言劳烦。”赵榆道,“事关机密,需入帐详议。”

  “正是。”

  几人重回大帐,杨瓒落后两步,唤来一名校尉,令其领三十人,携药品干粮,往怀柔送信。

  “追上才千户,道明本官之言,贼寇手段卑劣,并有-奸-细-助纣为虐,万万留意饮食水源。严防身份不明的商人,自称边民捐送粮草,也要仔细盘问,不可轻信!扎营前必遣人四处勘察。实不可为,当弃井口溪流,融雪为水。”

  “是!”

  “遇鞑靼骑兵,百人迎战;五百以上,择情应对;千人之数,务必避其锋芒,退入怀柔固守。点燃狼烟,援军不日可至!”

  “是!”

  “还有,”杨瓒顿了顿,道,“当地官员,总兵官巡抚之外,不可轻信。”

  “佥宪,这?”

  校尉惊诧,此言传出,杨御史必会被朝中诟病。

  “照实说,无需顾忌。”杨瓒现出一丝苦笑,道,“依本官,怀柔上下都需提防。密云后卫指挥使,即被卫中-奸-细所害。但事到如今,只能赌上一赌。”

  校尉抱拳领命,点出五名番子,二十余边军,带上干粮伤药,离开大营,飞驰怀柔。

  目送校尉离去,杨瓒走回大帐,同谢丕等重论御敌之策。

  当日,镇虏营的篝火彻夜未灭。

  夜-色-中,营口大开,吊桥放下,十余匹快马鱼贯奔出。

  骑士衔枚,以-皮-环-束马口,粗布包裹马蹄,悄无声息潜入黑夜之中。

  营堡内,杨瓒谢丕等身先士卒,铲雪提水,堆雪筑冰墙。

  赵榆换上袢袄,手提两只水桶,行走如飞,不见半点费力。谢丕顾晣臣将袍角掖进腰带,挥舞着铁锹,片刻堆满两车,头顶蒸腾一层热气。

  杨瓒摆足架势,却是力不从心。

  雪铲两锹,水提半桶,便有些直不起腰。

  看看-爆-发-小宇宙的谢状元顾榜眼,再看看提着两桶水,似练过草上飞的赵佥事,杨御史撑着锹柄,默然垂泪。

  个头比不上,力气比不上,身手更不用提。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论坑人的技术,倒能傲视群雄。

  但这值得骄傲?

  朔风卷过,几点雪碴砸在脸上。

  杨瓒转过头,发现谢丕和顾晣臣都除下外袍,和边军一样,光着膀子干活。

  瞧瞧两人,看看自己。

  捏捏胳膊,杨瓒更觉悲哀,泪水再次盈眶。

  明明是个读书人,八块腹肌作甚?!

  夜-幕-退去,旭日东升。

  火红的光芒,撕开笼罩边塞的灰雾。燃烧一夜的火堆陆续熄灭,腾起阵阵青烟。

  晨光中,镇虏营大变模样。

  外墙被积雪和坚冰包围,银装素裹,仿佛一座雪堡。

  冰面光滑如镜,几能映出人影。随太阳升起,反射五彩光芒。

  城墙上,边军举起一支单筒望远镜,方圆数里尽收眼底。百米外挖雪的一只兔子,都看得清清楚楚。

  “好东西!”

  刚得此物,镇虏营上下都万分惊诧。

  “莫不是传说中的千里镜?”

  惊讶之后,很快发现望远镜的好处。杨瓒发下的两支,在边军中传过几个来回,镜筒都磨得光滑许多。

  依谢丕之计,遣人秘密至四周村落,劝百姓避入各卫所营堡。其后封锁水井,刻意散落下了□□的谷物腊肉,仿佛仓促间遗落。

  朝廷有令,边镇-严-禁-伐木,却不禁止渔猎。

  北疆边民多会拉弓射箭。论身手,十个里有五六个比得上猎户。家中藏着几只野物,算不上出奇。

  如果鞑靼不备,吃下有毒的粮食腊肉,无论是人是马,照样放倒。

  “马吃了,顶多没力气,吐几口白沫,不会立刻致命。人吃了,痛得肠子打结,没解药,打落神仙也救不回来。”

  李大夫配药时,杨瓒等在帐中旁观。尤其赵榆,对李大夫的药方相当有兴趣。

  说者不觉如何,依旧云淡风轻,换上一身道袍,堪谓仙风道骨。

  听者却是头皮发麻,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果然,得罪谁也莫要得罪大夫。尤其是医术好,常年在边镇行走的大夫。

  “雪堡”建成,只需每天泼水,增厚冰层。

  诸事安排妥当,镇虏营将兵开始日夜操练,严密防备。

  仅有的一门火炮被推上城头,射-程-如何暂且不论,单看铜铸的炮身,三人合抱的炮口,就足够骇人。

  到镇虏营之后,谷大用变得异常沉默,不似在朱厚照跟前讨好,每日里早起晚睡,带五十人组成的火铳队,与边军一同操练。

  太宗皇帝发明排枪法,被运用到极致。

  五十人分成三队,射击乃至填装-火-药-的速度,都快得惊人。

  杨瓒看过一次,丝毫不怀疑,如果有足够的边军支持,这支火铳队,百分百会成为鞑靼骑兵的噩梦。

  “可惜。”

  无奈的捏了捏额心,杨瓒不由得叹气。

  营州卫调来的骑兵步卒,战斗力虽然不弱,论战场经验,仍差久战的边军一截。遇上鞑靼,一对一,没有半成把握。

  按照镇虏营千户之言,三个打一个,才有几分胜算。

  谢丕和顾晣臣调来的人多,三分之一是贴户,热血有,战斗力更加堪忧。

  “练,往死了练!”

  伯府护卫找上营中千户,主动担负练兵之责。

  “不求力敌,只求遇上鞑靼不会被吓住,能几个缠住一个,不致临阵脱逃。”

  这不是长他人志气。

  冷兵器对战,胆量极为重要。

  新兵上阵,先丧胆气,一个转身逃跑,能带走十个甚至百个。遇到鞑靼骑兵,掉头逃跑,简直是伸出脖子给对方砍。

  督战队固然严酷,不近人情。但于战时,着实必要。

  看着边军操练,杨瓒双手拢在袖中,连打两个喷嚏。

  几人商议的结果,守城为上。

  事到如今,贸然北上,完全是给鞑靼送菜,坚决不可行。

  拼尽全力,拖住鞑靼脚步,等京卫抵达,里外夹击,不能大胜,也能让彼此陷入拉锯。

  双方僵持,占据地利人和,优势的天平自会向明军倾斜。

  边镇之地,如孙同知自私,确非个例。如才指挥使般忧国忧民,实则更多。只要时间充裕,朝廷决心-抗-敌,杨瓒相信,蓟州之危定然可解。

  孙同知心胸狭隘,有一点却看得极准。

  鞑靼叩边,貌似声势极大,实则后力不足。毕竟,草原上不是铁板一块。鞑靼内部声音不同,身后还有虎视眈眈的瓦剌。稍有不慎,兀良哈都会扑上去咬一口。

  于瓦剌来说,揍趴鞑靼,方能寻回早年风光,再次称-霸草原。

  兀良哈纯粹为了利益。

  献上鞑靼首领人头,说不定,明朝天子一高兴,会在辽东多开互市,开放市货,部落生活定然更加美好。

  可见,明朝边境不稳,鞑靼未必好到哪里去。同样被群狼环伺。稍现弱势,即会被恶狼扑上,咬下一口血肉。

  知晓本次带兵的不是小王子,而是别部首领,杨瓒更加确信,只要能撑到援军抵达,胜利必将握在自己手中。

  又打一个喷嚏,杨瓒揉揉鼻子。

  想法确实有些乐观,但情况已经这样,往坏处想,无疑会动摇军心。还不如乐观点,总能怀抱希望。

  “杨贤弟。”

  思量间,身后传来声音。

  杨瓒回头,发现谢丕顾晣臣都是一身皮甲,一人持弯弓,另一人持长剑,正往校场走去。

  “两位兄长这是?”

  “练习,切磋。”

  谢丕递出弯弓,道:“杨贤弟可要试一试?”

  “好。”

  输人不输阵。

  杨瓒握住弓身,单手拉住弓弦。

  深吸起气,用力。

  弓弦纹丝不动。

  不信邪,再吸气,再用力。

  继续纹丝不动。

  脸色憋得通红,半寸都没有拉开。

  杨瓒无奈,递回弯弓,道:“小弟实不擅长,气力不济,兄长见笑。”

  “无碍。”谢丕摆手,轻松拉开弓弦,看得杨瓒眼角直抽。

  炫耀,赤-果-果-的炫耀!

  顾晣臣笑道:“贤弟试试用剑。”

  “这个……不必了吧?”

  “要试。”顾晣臣未出声,谢丕道,“你我同为监军,遇鞑靼攻营,必上城头督战,岂可半点身手也无。”

  “哦。”

  杨瓒点点头,双手接过长剑,顿如千斤压腕。一个踉跄,差点扑倒在地。

  握住长剑,不可思议的抬起头,看向顾晣臣。

  他没记错,对方应该是单手持剑?

  见杨瓒力有不支,顾晣臣到底厚道,单手握住剑身,轻松提起。

  “是为兄考虑不周,贤弟莫怪。”

  杨瓒眼角嘴角一起抽。

  有没有这么打击人的?

  谁敢和他说顾榜眼厚道,绝对咬死!

  “贤弟为何流泪,可有哪里不妥?”

  杨瓒满面悲愤,咬牙转头。

  他不和八块腹肌的文官说话!

  正德元年,十二月辛亥,鞑靼连破磨刀峪、墙子岭,奔袭南下,密云告急。

  同月乙卯,千名鞑靼骑兵过黍谷山,袭-山下屯村,抢得谷物肉食,在村外扎营。夜间,数十人腹痛如绞,近百战马口吐白沫,四肢发软,站立不起。

  夜不收报回消息,镇虏营立即派出一支骑兵,趁鞑靼不备,发动突然袭击。

  虽未大胜,也斩首十余级,更激怒领兵万户,放弃最初计划,不攻密云,也不打怀柔,紧追骑兵之后,直奔镇虏营。

  停在镇虏营前,面对瓷碗倒扣似的雪堡,万户当即傻眼。

  “这如何打?”

  奈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此时后退,必会被对方再次偷袭。

  万户下了狠心,故技重施,找来队中几名商人,令其家人携-火-油-先冲。

  商人愕然。

  “万户,在下不明。”

  “有何不明?”

  鞑靼万户嗤笑,既然攻破峪口,这些商人再没多大用处。

  从最开始,他就看不起这些人。

  吃着主人的饭,却行背主之事,在草原上,必绑上老鼠尾巴,被马鞭抽死!

  “万户,”商人沉下脸,道,“明年的粮食茶叶,丝绸铁器,万户不想要了?别部额勒知道后,万户如何应对?”

  “你威胁我?”

  “在下不敢。”商人道,“狗皇帝抓我亲族,仇恨不共戴天!我一心相助大额勒,万户还请斟酌。”

  “斟酌?”万户解开皮囊,仰头灌一口马-奶-酒,“当我傻的?你全族被抓,被朝廷下海补文书通缉,还能在明朝行商?”

  早没用处,留他一命,就该谢天谢地。

  和他讲条件,口出威胁,当真是活腻歪了。

  商人脸色微变。

  “让跟着你的去,要么你去,选一个。”

  抹干酒渍,万户-抽--出匕首,随手一掷,削断商人发髻。

  匕首扎入-木-柱,商人脸色发白,滚倒在地,双腿发抖。

  帐中的鞑靼壮汉则仰头大笑,拍着膝盖,喝几口马-奶-酒,指着商人,好似看猴戏一般。

  “万户刀法精准!”

  铁青着脸,商人走出大帐。

  身后传来肆无忌惮的笑声,回望一眼,眸光阴鸷。

  几名家人围拢上前,知晓鞑靼的打算,都是面若死灰。

  “与虎谋皮,同豺狼为伍,数典忘祖,背弃家国,何能善终!”

  年岁最大的老人苦劝道:“家主,不可一错再错啊!”

  一错再错?

  商人用力闭眼,再睁开,满面冷然。

  “七叔,我已没有回头路。明日,你同九哥先走一步。”

  话落,不顾众人难看的脸色,转身大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