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零二 邓隐来信【一更】
作者:六月观主      更新:2020-11-23 18:03      字数:2207
  吾友姜柏鉴亲启。

  只外边这句话,便让姜柏鉴露出了冷笑之色。

  他拆开了这封信,将之摊开,细看下去,神色逐渐凝重。

  邓某久闻将军之名,亦曾交锋数次,虽从未谋面,却彼此相熟,想来你我互相之了解,怕是比自身尤是更甚三分。

  这些年来,邓某人对将军一向崇敬,几欲引为知己,怎奈何分属两国,各据一方,纵有万分欣赏,也终究为敌,所谓造化弄人,殊为可叹。

  据传当年将军亦为我梁国中人,乃杰出将领之辈,奈何天水郡守昏庸无知,猜忌将军,未能重用,致使将军无奈投至蜀国。

  邓某人心中,每每思及至此,心痛万分。

  未能与将军同堂共事,亦为心中之大憾也。

  今蜀国气运将尽,内中早已腐蚀,可叹将军纵有大才,也难力挽狂澜,与其随蜀国一同覆灭,不若重归梁国

  想将军这些年来,虽阻拦梁国甚重,然梁国之中,多为贤才,定会重用,邓某人亦敢立誓,力保将军。

  蜀国之中,奸佞当道,皇帝昏庸,朝堂上下皆无能人,唯将军一人为真才之士,何苦为蜀国陪葬,螳臂当车

  将军当年亦是梁国将领,想来亦难免思及故国景色,往昔故人,如今得以重归故里,何不美哉

  你我已交锋多年,互相熟悉,邓某人心中崇敬万分,还望将军能与邓某一个机会,得以与将军同朝共事,得以与将军同席饮酒。

  想将军

  不知所谓

  姜柏鉴面色冰冷,看到这里,伸手一样,便将之震作齑粉。

  如今蜀国大致上看来,确实是陷入极为恶劣的颓势,灭国之危就在当前。

  若换了一个信念不甚坚定的人物,兴许在邓隐这几句话当中,即便没有真正倒戈相向,也会有些摇摆,那么谋划出军之时,便难免有了两分约束,自是极为不利。

  点明我曾是梁国将领,是让我明白,我为蜀国,不是为国为民

  将当年事推在郡守身上,是让我对梁国莫要不满

  能够力保于我,是让我多出一条生路,也就难免有些另类的想法

  姜柏鉴冷声笑道:倒也真是有些想法。

  若不是陈芝云那事,他或许还觉得邓隐这次的手法,当真浅薄。

  而若想得更深一步,他会觉得邓隐不应该这般浅薄,于是会深思邓隐这一封信件当中蕴藏的深意。

  这样一来,便又不得分心。

  如今看来,邓隐是用这一封信,给我添堵,使我又不得分心,再一步忽略陈芝云那边。

  姜柏鉴冷声道:老奸巨猾。

  说着,他略微一拍,顿时有些异样的声音传开。

  过了约有小半个时辰,谢三匆匆而来。

  事情如何

  老八动身了。

  谢三说道:至于严宇,这些时日较为古怪。

  姜柏鉴摆手道:好生看管,他如今就只是阶下之囚,无关紧要。更何况,严宇也只是一条命,可剑门关内外,近些时日埋下了多少条命你只须让人看住,便不必理会了,必要时我准你斩了严宇,后果我来负责。

  谢三极少见到将军会有这般狠辣的时候,神色严肃,点头道:明白。

  姜柏鉴顿了一下,说道:就在刚才,有一员小将,送来了邓隐用箭矢来的一封信。

  谢三闻言,当即一震,道:他送什么信

  姜柏鉴冷笑道:算是劝降,却又不完全是。

  谢三略有不解。

  姜柏鉴把适才的书信内容,尽数告知于谢三,然后又把自己的这些推断,尽数告知于了谢三。

  他们两人,这些年来,共同出谋划策,也十分默契。

  只怕不仅如将军所想谢三抬头看了一眼,道:想来邓隐会在这些时日,将书信的事情,以及信件的内容,尽数散发出来。

  姜柏鉴闻言,道:有道理。

  他本来就是梁国的降将,如今梁国将领用这一封信,用当年的事情来劝降于他,尽管他姜柏鉴信念坚定,可是蜀国上下却未必能尽信他。

  下方的兵将士卒,只要被人煽动,就难免军心不稳,犹疑不定。

  至于上面那位皇帝,自认为能知天下事,能辨天下事,能胜天下人,实际上,就连姜柏鉴也不得承认,他所为之效忠的这位蜀国皇帝,自幼深居宫中,一切所知天下事,从来是胡皓等人透露过来的,那些不该他知晓的,他根本不知晓,那些该他知晓的,他也同样不知。

  这位当朝皇帝的眼界,过于狭隘,他自认为聪明才智,但一切的一切,也全都是从典籍之上所见的历代故事而已。

  而在胡皓的引导下,这位皇上一直对自己这梁国降将有所不满。

  这一次,哪怕胡皓没有煽风点火,但只要梁国那边在朝堂上有所布置,就能将这些事情传到皇帝耳中,待得知晓这信中内容,这位皇上难免也要更为忌惮,指不定还会在这个时候,革去自己的兵权。

  京城距此还远,你立即传讯谢七,严密关注朝堂之事。

  姜柏鉴沉吟着说道:至于这边,自今日起,你严查此事,但凡一点苗头,尽数诛灭。

  谢三点头道:是。

  你去办

  姜柏鉴略微挥手,竟觉几分无力。

  邓隐一封信,主要只是动摇他心,但他心中坚定,也就无用了。

  这本是无关紧要的一桩事。

  然而,蜀国局势,内忧外患,朝堂上糜烂不堪,市井间百姓愚昧他作为降将,哪怕官拜大将军,竟然也倍受忌惮,难以受得皇上尽信。

  这区区一封信,放在梁国,放在邓隐身上,却也微不足道,然而放在他身上,却极可能被皇帝忌惮,招致大祸,极可能便成为蜀国颠覆的一个引子。

  这般事情,该是何等讽刺

  谢三微微闭目,心中难免有所愤懑,竟觉邓隐所言,似乎也不无道理,投归梁国,也并非坏事。

  将军谢三欲言又止,但心知姜柏鉴信念至坚,话到嘴边,便又收了回去,只是匆匆施了一礼,便即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