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6 让全国都给我们当配套,还会产能不足么
作者:葫芦村人      更新:2020-12-18 04:49      字数:3551
  获得国王的授权后,萨马科连忙打电话通知404。

  让他们可以开始着手生产了。

  他明确告诉谢凯,一到中国就连忙签订条约。

  价钱照旧凭证原来谈的,再追加50紧迫交付款,要求中国必须在半年内交付完成清单上所有武器装备。

  “虽然我们一直卖军器都很挣钱,可是我从来没想过卖军器可以如此挣钱,照旧在我们缺钱的时候。”

  当郑宇成接到这个消息时,整小我私家兴奋得跳了起来。

  以前谢凯和各国的装备生意业务谈判,速度虽然也很快,也不是这么轻松就解决。

  尤其在价钱方面,都需要你来我往地谈判无数个回合。

  这次科威特人为在半年内获得所有装备,不仅没谈价钱,还愿意加付50的紧迫交付款。

  主动给钱!

  生产同样的武器装备,凭空多得十多亿美元的利润。

  科威特人太可爱了。

  谢凯倒没有什么兴奋的。

  “挣这钱,并不是想象那么容易的。海内现在的生产力,基础没措施在半年时间内完成所有装备生产。”

  谢凯来找郑宇成和汪贵林几人,就为了让他们核算,把404及周边配套单元和有业务往来的兄弟单元所有生产力整合起来,每个月能生产几多辆坦克,几多导弹,是否可以完全在半年内完成交付。

  汪贵林和岳林等人都清楚404系统的生产能力。

  也相识跟404有业务往来的单元生产力情况。

  “要想拿到科威特这50亿美元,必须保证半年内完成交付,一旦半年内无法完成交付,美国人及西方国家肯定会加入,他们不会容忍这样高额的利润被我们获得。越快交付,对我们越好……这是一个很是难堪的时机,科威特获得这些武器装备,一旦形成作战能力,完全可以让他们的队伍在收复科威特领土时,跟西方国家武器装备同台竞技,展现我出们装备的优异性能……”

  谢凯看着404新旧两个向导班子的大佬们,严肃地说道。

  他实在没说,交付完成后,科威特到时候如果要大规模接受西方国家的装备,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整个建设方案中,无论是指挥系统照旧种种配套的设备,西方国家的跟中国显然是不匹配的。

  谢凯在这次条约中给科威特人挖了一个大坑。

  以后要想真的做到蓝军这种水平,无论是通讯系统,照旧装备的数字化升级,都必须找他们!

  那才是挣钱的。

  现在为什么不愿意

  因为蓝军还处于探索中,都是海内最先进的技术,自然不会给科威特人。

  仅仅是以后帮科威特人发射卫星,建设指挥通讯系统,都是庞大的资金。

  除非,科威特人不升级他们的国防。

  这一招,照旧谢凯跟美国人学的。

  升级,才气更赚钱。

  现在正处于404权利交接时期,不仅有原来的治理委员会大佬,也有新一届的大佬。

  新任后勤治理认真人岳林愁云满面地诉苦着“50亿美元确实对我们有很大用,可生产能力不足……我和王主任核算过好几遍,把配套的兄弟单元都加上,半年时间内也很难生产完成所有装备,尤其是2000枚前卫防空导弹、2000枚天箭反坦克导弹,凭证交付期,前面两个月得准备质料等,至于四个月的生产时间,平均一个月至少需要生产500枚。”

  谢开国同样一脸担忧。

  他还真没想过基地拿到这样的票据也会为难。

  “是啊,咱们生产能力不足,359坦克现在的产能,算上617厂,他们的产能调整了不少,剩下的产能,一个月也仅能生产30辆,加速速度委曲可以跟上,但原质料等方面供应不上……”

  谢开国看着谢凯,不知致谢凯怎么想的。

  继续说道“363装甲车生产起来倒是容易,可有个问题,363装甲车使用的底盘和359坦克底盘一样。发念头同样由617,仅仅生产所有零配件,都赶不上时间……”

  现在下单,两个月内险些不会有制品泛起,要到第三个月才会有制品装备下线。

  从原质料生产到制品,历程很长。

  在完成伊拉克的订单交付后,产能就变得过剩,刚调整了生产民品,再调整回来,基础不容易。

  许多生产线都拆了。

  如此一来,四个月生产这么庞大数量的装备,404的压力更大。

  所有人都为难。

  之前为拿下科威特这50亿美元,久有居心。

  现在科威特人同意购置两条053h3导弹护卫舰,在价钱上也没做任何的商量,还加付50紧迫交付款。

  却又发现,产能不足!

  交付期长,可以逐步生产。

  可为了拿下这50亿美元的巨额订单,404同意了科威特人要求半年交付的条件。

  没钱时想拿到更多业务,现在大批业务摆在眼前,又没措施吃下。

  “咱们产能不足,尚有其它装甲车生产单元呢!”

  谢凯以为,是时候让其他单元加入进来了。

  谢开国显然没明确谢凯的意思。

  “整合541跟617的产能后,才发现无法在半年内交付这批363和359。照现在产能算,要完成交付至少需要十个月时间,原质料企图等都需重新开始排列,还得调整生产线上的其他产物。”

  岳林也支持谢开国的说法,“这事情不容易解决。”

  “有什么难以解决的海内不是尚有其它装甲车生产单元吗256、618、627、674都有生产能力,由他们粗加工,我们跟其他单元精加工,再举行最后总装,把配套单元规模扩大。”

  所有措施都是在极端情况中被逼出来的。

  为拿下这50亿美元的业务,谢凯也顾不得利润要分给此外单元。

  256、618等厂都属于海内装甲车辆研究生产单元,之前这些单元加入由404提倡的全工技术团结会,都是不乐意,还搞了不少事儿。

  “那些厂的质量不容易控制,生产效率也没不高,我们跟541、617就已相助了多年,各人相互都相识要求,不容易出乱子……”郑宇成显然不想分业务给那些单元。

  老家伙记仇。

  岳林也担忧。

  “其他单元可不会意甘情愿地成为我们的配套单元。”

  “不愿意的不强求,都是技术团结会的兄弟单元,咱们不能太自私。当初在引进苏联和美国技术时,他们也出了不小的力,恰好这也是一个时机,可以接着时秘密求他们推广七专技术协议。”

  谢凯知道郑宇成他们不愿意分利润出去。

  现在不分一些出去,他们这业务就吃不下。

  现在标已经开始认证,不外推行较量难题。

  就因为这些技术尺度许多来自404。

  最开始的7905七专技术协议只是航天部门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尺度,八十年月初期,进一步革新,有了8406,开始向着整个军工领域扩大。

  而现在,开始向标太过。

  404推广七专技术协议的时候,就加了不少自己的技术尺度,这也是标的雏形。

  谢开国倒以为谢凯的建议不错。

  “谢凯提议不错,可以借助时机向整个技术团结会推广标,使用相同的技术尺度,相助起来也更容易……各单元位引进苏联和美国的技术,缺乏研发经费,日子欠好过,产能闲置着呢……”

  汪贵林也意识到中间的利益,只要把所有产能整合起来,以后有大业务,他们也不用增加生产线。

  业务少,各个单元分摊产能闲置的成本,可以生产各自的产物。

  一向存在感很少的孙玉成站了出来。

  “我以为这事情就应该这样,不仅装甲车,也可以和航天系统相助,他们的产能比我们更庞大,这次数量最大的就是种种导弹,有他们资助,我们也不需要扩建生产线……还可以制止交付完成后,又泛起产能过剩的问题,又投入更多资金转向……”

  谢凯不由有些惊讶地看着孙玉成,他是孙娟的爹。

  孙玉成一直都存在感不强,谢凯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能成为基地新一届治理委员会成员中的实权派。

  连曹峰等人,都因为资历太浅,能力不足,没有成为404基地新一届治理委员会成员。

  郑宇成等人把孙玉成提上来,或许是为了让自己父亲接班之后不受到掣肘。

  “战机交焦点零部件给132厂和112厂,132组装。零配件交由海内其它飞机生产单元生产,尽可能地扩大产能,但必须严控质量。如果军品单元生产能力依然不足,就选择技术实力强的民品单元来粗加工。国家不是在提军转民,民转军,军民团结嘛……”

  谢凯看众人没太大意见,也不管他们是否同意,连忙拍板。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

  随着404的召唤,256、618、627、674等单元不到一天时间,认真人都到了404在首都的服务处。

  整个聚会会议室里乌泱泱坐了一大片人。

  各个单元的大佬们,眼巴巴地看着主席台上主持聚会会议的郑宇成、汪贵林等人。

  岳林和谢开国这新的一批404治理委员会认真人也开始露头。

  郑宇成直接把主持聚会会议的事情交由谢开国认真。

  谢开国把现在的业务情况做了先容。

  404的人心中照旧没底的,究竟,这样干,其他单元会以为成了404的配套单元。

  谁心中乐意 富品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