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盗墓(一)
作者:辽东骑影      更新:2020-11-17 16:41      字数:2059
  书包网 www.shubaovip.com,最快更新禁界最新章节!

  “盗墓?”段青瓷瞪大了她那秋水般的眸子一脸匪夷所思。

  江闻道却显然没有准备告诉她详情,剥皮、洗刷、放血、穿肉,将野猪皮和野猪血撒到空地四周而后烧烤,江闻道手中一把长剑仿佛雕花般在野猪肉身上来回切割翻舞,动作显得无比熟练、流畅。

  肉香开始飘散,火光中一男一女的表情都有些出神,各自都不知在想些什么,吃在嘴里的食物也不知到底品没品出肉味。相比之下最开心的倒是小休,鼻子卷住木棍,一张小嘴飞快的啃咬,片刻后就可以把一整块肉连同里面的断骨啃食干净。

  林中只有啃食的沙沙声,远处有些食肉动物嗅到了食物的香味偷偷凑了过来。可是在发现了野猪皮和野猪血的气味后它们很识相的掉头走远。一夜无话。

  半夜时分,熟睡中的江闻道骤然睁开双眼而后翻身坐起。此时,段青瓷已经披了一件江闻道的外套在篝火旁沉沉睡去。小休睁了睁眼,待看到江闻道的示意后又闭了起来,挺着圆鼓鼓的小肚子继续酣睡。

  江闻道向火堆中添了些柴火,而后背起长剑掉头走远。

  根据歌莫娜和石屋中得到的线索,在前方不远的丛林深处有一座古墓。古墓主人的身份已不可考究,年代也不知底细,只知道那位被歌莫娜成为“大人”的人曾经去过墓中一看,颇有所得。

  江闻道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正是此处。他也要跟着去看看,头摸摸宝贝。这种行为本就是盗墓,只不过他和寻常的盗墓贼稍有区别,他不想偷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他只是想偷一偷埋没在历史尘埃中的真相。

  穿林而行,风吹叶落,月光照耀的地面被染成了一片银灰色,江闻道如一头矫健的野狼快速如飞一般在夜色中疾行。

  说起墓地他并不算陌生,他有记忆以来第一次大胆的冒险正是去村外的一座古墓。奔跑中,江闻道几乎不由自主的便想起了那次冒险的每一个细节。那一年,他才12岁……

  仿佛野鬼般出现在小山村中的江闻道被一个好心的老猎户收养带回了村子,老猎户姓江,家中养了两条土狗,存了三把自制的竹弓和一把年头久远的牛角弓。住进山村的江闻道很快便跟老猎狐学会了打猎的基本技巧,也获得了其中一把竹弓,没事的时候会和爷爷去些危险不大的地方打些野兔、山鸡之类的小物件。

  恢复了神智后,江闻道还是个很讨巧的孩子。于是乎,他慢慢得到了村中其他人的接纳,也就慢慢在这里适应了起来。村中最为德高望重的前朝秀才甚至还破天荒的教了他识字的本事,并且不止一次的当众表扬这个“野小子”是个读书种子,甚至江闻道这个名字就是他给取的,意在“朝闻道,夕死可矣”。那些日子,老猎户走在村子里都是高挺着胸膛,说话都是底气十足。

  只不过,好景不长。在这个距离省城几百公里的山沟沟里,老猎狐打来的猎物原本还够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富裕的东西去和同乡换点粮食。可家中多了一张不断长大的嘴之后就有些入不敷出了。

  而且,江闻道终归是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偏偏那一年活了一百多岁的老秀才终于没有挺过那个寒冷的冬天,刚刚落了一场雪就已经撒手人寰。

  其实,对于村子里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上学都是件稀罕事。除了那个老秀才和江闻道之外,村里其他人认识的字加在一起也凑不够一百,上学?距离这个村最近的一所乡希望小学都有一百多公里,山路!

  娃子长大了会写自己的名字也就成了,不会写其实也没啥关系,能刨地能砍柴也就能成家,凑合着活呗。但老猎户似乎与这些同乡想得都不同。

  江闻道记得很清楚,有一天晚上老猎户喝了点村里寡妇酿的烧酒,罕见语重心长的对他道:“道娃子啊,你得读书。你是读书种子,咋能不读书哩?那好好的文曲星下凡岂不是糟践了?”

  江闻道那时还对读书一事懵懵懂懂,随口答应了一句便没太上心。只是接下来的几天老猎户却出奇的安静了下来。第四天,他一个人背着牛角弓带上砍刀,牵走了家中最壮的那条大狗进了山。

  一去,便是半月。

  半月里,江闻道日盼夜盼,很快便心慌了起来。连村中的其他人也察觉到了这次老猎户的表现有些异常,一些胆大的年轻人还组织了几次搜寻队进山搜索,可惜到底没有发现什么。直到半个月后老人遍体鳞伤的拖了一个口袋回到了村子,见到江闻道后就只说了一句话便倒头酣睡。

  “娃子,挖了个墓,你能读书了!”

  年仅十二岁的江闻道呆立当场。挖坟掘墓?在村子里这是最丧良心的几种行为之一了!他爷爷常年都把规矩和老话挂在嘴边,这次咋就敢这么干?不怕冤魂厉鬼、冤亲债主么?就不怕天打雷劈么?江闻道脸色惨白,手足发冷……

  老人在家里昏天黑地的睡了足足三天三夜,年级幼小的江闻道又是喂米粥又是擦冷汗也就活活忙活了三天三夜。

  老人醒来后,江闻道只是红着眼睛和他说了一句话。

  “不读书了……”

  回应他的是一记响亮的巴掌。

  “不读书!?大黑不是白死了么!?不读书!?不读书你岂不是要一辈子窝在这破烂山沟沟里!?你个驴操的怂货!”

  骂骂咧咧的老人反身而起,完全不理会江闻道的哀求,随手揣上了些干粮再度进了山。只是这次不知是怕爱犬再次死伤,还是已经知道了路径,老人没有牵家中的另一条狗。

  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在老人一去一个月后,江闻道背起了家中最大的那把竹弓,带上柴刀,牵上那条仅剩的黄狗独自进山。他要去找到那座坟,他要去挖开那座墓,他知道,他的爷爷一定被留在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