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学校风流
作者:孤鸿清影      更新:2020-08-11 15:38      字数:3082
  刘庄小学原来设在地主家的院子里,后来这所院子腾出来做村公所,又搬到杨河边的一个破庙里,庙里两进院子,前后各有东西配殿,后院的东西配殿是学生的教室,残破的门窗四处漏风,一块块脱落墙皮露着砖石,屋内室空,开学时学生首先带窗户纸来糊窗户,桌椅凳子也是自带,桌凳五花八门,有人拿凳子,有人拿能坐三四个人的长凳子,有的人还拿从地主家分得的太师椅,冬天还没过去,屋里没有火炉,上课很冷,手冷了用嘴哈一哈,脚冷了,老师让学生统一跺一跺脚,室内便想起了一阵点鼓声,学生笑了,老师也笑了。

  刘庄小学的校长,是县文教科派下来的,叫邱文凯,高高的个子,说话有些脸红,因为有些口吃结巴,这个人对女人说话更有些腼腆,一说话脸说红了,就说不出来,要把一句话倒回开头几次,才能说完。但是讲课和开会,谈到了正事却一点不结巴,又是口若悬河,令白菡很敬佩。

  有的时候文教科会下来视察,在这些人中,有文教科的干部,有上面学校的优秀教师,甚至还有县委干部。他们下来除了指导工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开示范课。这些人大多数同邱文凯都很熟悉。

  白菡来刘庄小学教书已经半年了,她对邱文凯已经很熟了,可是她从不敢主动和他说话,邱文凯给她的印象,永远是那么崇高,放在心上去仰视,总看不到他的身影高度,她仿佛被他的知识和气度的光环照花了眼,他与上面高层领导的往来背景又弄得她觉得邱文凯深不可测。

  事实上邱文凯并非是一般的校长,他在这里还兼着乡委员,他是早期参加革命,**员,一直在白区做地下工作,解放后战争远离了,这些做过地下工作的同志,便转到地方上来做事,各发挥其所长,邱文凯是民国时期海洲师范毕业,便转到干他的本职工作上来,所以他丰富的人生经历,长期与人的各种应用能力,便给每个人留下好印象。

  邱文凯的身份很特别,有时在刘庄小学一住一两个月,上课下课,带教师学习教书方法,还进课堂听老师课。直接辅导,有时候也会出去,有的是开会,有的参加社会活动,还有的是去县上要课本要资金,修建房屋,一去又是好几天不回来,回来的时候,总是笑咪咪地看着几个老师,什么也不问,在学校到处走走看看,就知道学校有没有什么变化,有没有什么问题了,他很少批评老师,但是老师非常怕他,老师见到他总是惧他几分,开会时,他让老师提要求,提什么要求都行,只要他能做的,能答应的,他都会同意。可是还是没有一个老师提出什么为自己的要求。只有高冠寿高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

  高冠寿也是本地人,读过中学,家庭成份是富裕中农,继韩满之后不久上刘庄小学的,那时候还在解放前夕,校长也不是邱文凯,原校长走了,原老师也走了,先来为师,所以邱校长来,第一个就得信任他。邱校长外出,也把学校的事托给高冠寿。

  高冠寿把白菡介绍来教书,几乎只是一句话的事,邱校长就答应了,所以白菡很感激高冠寿。

  有一次邱校长外出,高冠寿,突然问了白菡,一个奇怪的问题,他说,你说邱校长这人怎样?

  因高冠寿问得笼统,白菡不知道怎么回答。就说,邱校长很好,

  高冠寿说,那你喜欢他吗?

  白菡随口说,喜欢呀!

  高冠寿又停了停说,那你喜欢我吗?

  白菡说,喜欢,喜欢你呀!要不是你推荐,我怎么会到刘庄来教书呢?我还感激你呢!

  高冠寿说,那么我要做校长你更喜欢谁?

  白菡愣了一下,她有些不好回答了,她看着高冠寿,就觉得高冠寿的喜欢,就有了另一层意思。

  高冠寿说,你看不出来吗?邱校长没有老婆,他从来没有说到家里的事?

  白菡被高冠寿这一提醒,才有所醒悟,是呀,邱校长没有内人的样子,白菡曾看到他一个大男人坐在庙的后殿里补衣服,好针线功夫很好,行针服服帖帖的,而且补丁也得体,当时他就想这样的人在外边工作,生活惯了,比杨天篪好得多,要是放着杨天篪,从没有这样的好事,过去在新安镇,杨天篪从不洗衣服,有下人时下人洗,没有下人时,脱下来,十天半个月,你不洗还是脏的,没有换了,把那脏的拿起来再穿,也不知道洗,后来去了七里店,只好自己洗了,也是洗不干净,人家邱校长勤免,让女人看了好羡慕,她却不知道邱校长没有女人可依赖能自己料理自己,一下子,她对邱校长除了仰慕,还多了一份同情。

  高冠寿还告诉她,邱校长原来的女人是在队伍里干工作,也是做政工的,后来在一次突围中中枪了,腿折了,没有走得脱,被还乡团抓住了,杀了之后,还剥光衣服示众,邱校长带人偷回尸体时,一直抱着一天一夜才肯松手,

  高冠寿看着白菡说,你看不出来?邱校长很喜欢你?

  白菡一愣仿佛想起了一件什么事情来,那是她刚来学校不久。那时候,学校还没有人手一册的教材。邱校长只从县里搞来了几份,各个年级只有老师有一本,白菡教一年级,邱校长就给她一本,初级小学,国读课本,上课的时候她把课本让学生一个一个看一遍,然后把内容写在黑板上,再教学,便带着学生念起来:红花开,红花开,白花开,红花白花朵朵开,书上画,书上画,三只牛,两只羊,牛多,羊少,牛大,羊小,三只牛吃草,三只牛吃草,一只羊吃草,一只羊不吃草,他看着花。

  邱校走进课堂来,看白菡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在读书,邱校没说,白菡不好意思了,停下来,问怎么教,邱校说,很好,很好,你慢慢学,马快就自然了,不要不好意思。除了教学生读,还要教学生写,写很重要,只有写了才能记得,你自己要多写字,过去我们都习惯用毛笔,现在要学会用钢笔,学习把硬笔写好,政府正在提倡用钢笔,毛笔写字人多少不方便,外国人从来不用毛笔。

  最后邱校长说,好了,我那有支小博士腾写笔,送给你,等会你去拿。

  白菡见过邱校的那支小博士钢笔,黑笔杆,亮晶晶钢笔挎,像一滴细长的水滴挂下来。那时候,稍微能动笔的人,总爱买上一支钢笔,挂在面前的口袋上,像一种文化标志太让人羡慕了,大多数人的钢笔,都是雨花等用户的笔,也是低档的,哪怕能用上一支英雄笔也很不错了,就别说博士派克这些名牌笔了。

  白菡当然很想得到,邱校长的那支笔,她又不敢得到,她知道那时的一个政工干部的一支钢笔,往往都带有一些传奇的故事经历后,那样的东西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送人,回想起来白菡便觉得邱校长对她有些异常。

  今天让高老师一提醒,她一下明白,那次邱校长,送笔给她的种种暗示性的语言和动作。

  邱校长先是给她讲故事,讲关于这支笔来历的故事,这支笔当初是他的,后来他送给了那个叫总政工女干部,也就是那个被还乡团杀了又扒下衣服示众的女人,那时候他们结婚不久,那女人已经有了身孕,不在一起工作,他照顾不了她,他又不放心,只能留给她一些纪念品,作为对她精神上的支持,于是就把那支笔送给了那个女战士,战友同志,妻子牺牲了,邱校长便不顾一切地带人把尸体抢回。掩埋了,便又把那笔收回来。

  听了邱校长对这件笔传奇经历的回忆,白菡再也不能接受这支笔了,邱文凯说,白菡同志,我把这支笔送给你,还是为了对得起牺牲的同志,让她的遗物能够发挥作用,给你写字学习,当作武器,我想她的英灵也会高兴的。

  白菡想想也是有些道理似的,便收下了那支笔,从那之后,她和邱文凯的关系近了不少,一下子也不再那么怕他了,好像他从一个神一般的天上降下来,降到与她可以对话的水平上。于是她心中便有了她。

  ; 白菡不自觉地爱上了邱文凯,白菡并没有感觉出来而高冠寿老师看得一清二楚。那么刘庄小学的十多个老师,为什么只有高冠寿一个人看出来呢?其实不少人看出来,只是不当白菡面说,因为那与别人无关。而白菡和邱校长走得近,高冠寿不喜欢。

  因为他在邱校长之前就爱上白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