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0
作者:万岁万岁万万岁      更新:2020-08-08 17:11      字数:5479
  话头一转,给了嫌疑人一线希望。

  等着她上钩。

  “什么问题?”女人果然上钩了。

  “你什么时候得的血毒的杨梅大疮?”“我没得。

  他胡说。

  ”“哦,,琼崖去哪里了?”沉吟了一下男人突然问道。

  这才是王警官要问的要害问题。

  睐婺心里一惊,这个名字这里只有睐婺一个人知道,‘果然是冲着她来的。

  警察们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

  人家都离开了还这么穷追不舍!不就是怕给你们丢脸嘛!’“不认识什么琼崖。

  ”睐婺说。

  “这个,她是谁?”王某顺指着监控中的琼崖说。

  他刚才已经在睐婺的眼睛中看到了一种犹豫。

  “郭丽。

  郭丽丽。

  ”睐婺本来不想说是谁,随便说个名字,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哪个都行。

  但是在有经验的警官面前她真得慌了神了。

  张某顺的威严使她不得不说实话。

  不过一想反正也不是她的真名。

  警察没地方查去。

  女人又变得心安理得了。

  可是,睐婺把警察想得太简单了。

  “我们查了。

  她的真名不叫郭丽丽,而是叫琼崖。

  ”“我不知道这个。

  爱叫什么叫什么。

  不就是个名字吗?”睐婺知道自己错了,心里不免一紧。

  但是她表面上仍然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

  “好。

  我们不管她叫什么。

  她现在在哪?”“和强哥,,”睐婺刚想说‘和强哥他们顺管道沟跑了。

  ’但是突然止住了。

  “和强哥跑到哪里去了?”“被警察抓走了。

  ”睐婺虽然从来没有和警察直接打过交道,但是不像一般人。

  普通的人,哪怕你是‘好人’,被警察叫过来这么审问一通也发慌。

  这时她已经从慌乱中稳住了阵脚,显示出了令人惊诧的沉稳和镇静。

  不愧是大哥的女人。

  “你看见她被抓走了?”“我被你们抓到这里来了。

  怎么能看得见?反正所有的人都被你们抓光了。

  ”睐婺为了保护郭丽绝对不会交待的。

  她知道能少向警察少说便要尽量少说。

  “我们这是为她好。

  你知道吗?”张警官认为需要解释一下,但是又不能说出机密。

  当然,真正的机密他自己也不知道。

  ‘谁信啊!’睐婺的抵触情绪非常大。

  睐婺这样做是有它的道理的。

  以前是‘人治’,审问人员自己做得了主,因此有条政策叫做‘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你若是坦白了,审讯人员当时就可以按照他们的诺言给你宽大处理。

  现在是‘法制’社会,对于最后的量刑,审问的警察说话不算数,只能代为求情;一切由证据说话,法官作主。

  这时你若是交待了,只能增加了你的证据,你自己倒霉。

  所以现在警察破案是‘抗拒从宽,坦白从严。

  ’你即便真有必须坦白的东西,也要等到了监狱里再坦白。

  那时‘坦白’可以作为减刑的交换条件。

  提前说出来便浪费了。

  面对这种情况,除了那些雏,几进宫的犯罪老手都不会好好回答问题。

  他们有的胡搅蛮缠;有的装聋作哑故意不谈要点;还有的干脆一言不发。

  又不让刑讯,又不许bī供、诱供;对于警察来说,以前抓到一个犯罪分子便找到了突破口,几乎可以破案了。

  现在不行。

  现在即便有了口供也只是增加了线索,单纯的口供不能作为起诉的依据;只有根据这些口供的线索找到了证据,例如,作案的工具,赃物,甚至尸体等,才可以说这些口供是有用的。

  起诉人可以在法庭上说,‘这些赃物是通过嫌疑人的口供找到的。

  由于尸体隐藏的很深,除了凶手没有任何其他人知道埋藏地点,尸体的朝向和埋藏方式,,,’~~他死定了。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即便是用了刑讯手段,只要得到了结果,因为结果是唯一的,也没有关系了。

  有的嫌犯豁出来了,冒着被严惩的危险在法庭上当庭翻供,“我的口供是被他们刑讯bī出来的。

  不是真实情况。

  ”但是,即使你是被打以后招供的。

  只要根据你的口供找到了赃物。

  由于除了疑犯以外不可能有任何其他人知道赃物的隐藏地点,甚至就在你的家里面,所以你必然知情。

  出庭的时候你按照律师偷偷教你的方法拼命喊冤,说是被bī供了。

  可是有什么用?赃物是在你的指认下发现的。

  这个假不了,前面警察即使真的动过刑,他的过错也不予追究了。

  如果嫌犯不交待,没有赃物或者尸体甚至都不能立案。

  只能放人。

  有时候警察故意说“你的情况我们已经掌握了,现在让你自己交代是给你一条出路,,,”这话绝对不能信。

  现在是法治社会,他要是真的掌握了证据,完全没有必要在找你核实。

  你呢,一交待,小命没了。

  坦白还能从宽吗?显然不能了。

  以前是审问这一个孤立事件,其他都是过场;现在司法的地位提高了,有实权了,是一个完整的司法过程。

  第87章当然,尽管口供没有那么重要了,但是由于破案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所以破案率反倒上升了。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最好的破案手段要靠现代的高科技技术。

  最常见的技术手段包括dna分析,视频监控,手机通讯和上网纪录的检查,以及热成像追踪,北斗系统、gps定位,指纹、声纹、chún纹、足迹以及微量痕迹显示,琼薇全面监控比对技术等。

  这些都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有效的侦察手段。

  以前发现不了,提取不出来的微量痕迹,如极微量的血迹、指纹、皮屑组织等,有的肉眼几乎都看不见,现在都可以利用气雾或试剂进行提取。

  例如有一个现场已经被清理,肉眼观察不到任何痕迹,可是使用了喷雾试剂和特殊灯光照射后,地上、墙面上到处是斑斑血迹,令人心颤。

  而且这种微小痕迹以前是提取不出来的,现在也没有问题了。

  一个微小的皮屑对于螨虫来说是个从天而降的大肉饼,但是对于以前的刑侦技术来说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太小无法分析。

  现在则不同了,哪怕只有半个皮屑,法医也可以从中提取出完整的dna数据,从而锁定凶手。

  所以现在强jiān案发生后,你即便使用了避孕套,只要警察在犯罪现场提取到你的微量人体组织,你又无法解释来源,那你死定了。

  前些日子留园网介绍过一个例子。

  美国警方翻查一宗23年前谋杀案。

  当时,78岁女死者于1991年遭殴打致死,倒卧郊区的流动屋里,颈部留有被勒过的痕迹。

  现场留下一堆染有指纹的积木,但由于指纹库比对不成功,加上当年dna化验技术未成熟,案件不了了之。

  当新技术得到应用后,美国警察将原有因证据不足未能起诉的旧案用新技术逐一重新过筛。

  用dna重新化验兇案现场留下染有指纹的积木时,竟发现一枚老技术发现不了的,极为模糊的小孩指纹。

  经比对后发现‘孩子老大了’。

  不过虽然这个孩子已经长大,但指纹终生不变。

  而且碰巧了,长大后的小孩竟然也犯了罪,而且犯罪后在警局资料库中留有案底。

  原来当年只有5岁的他,陪同爸爸执行杀人任务,爸爸动手时他在客厅玩积木。

  这个‘小孩’坦言那次事件对他造成心理创伤。

  导致自己也在成年后走上了犯罪道路。

  而他的父亲此时因犯下另一宗谋杀案正坐牢,他被加控一项谋杀罪被判死刑。

  死者的女儿感谢警方翻案,令妈妈沉寃得雪。

  为悬案划上句号,还死者一个公道。

  正是在这时,由于综合沟内空气流动缓慢,热成像追踪组又发现了新的情况,这是另外一组较早一点的嫌疑人的痕迹。

  很可能是小强和郭丽丽他们的踪迹。

  根据热成像遗留痕迹显示,警犬都跟不上的踪迹被发现了。

  一共七个人,六男一女。

  顺着综合沟跑到了远处的写字楼方向。

  “我们赶快过去。

  ”听到这个消息后王某顺说。

  “这个女的怎么办?”留守警察指的是正在被审问的睐婺。

  “把她带到拘留所。

  告诉审讯的人这是个重犯,必须从重处罚。

  不得遣返。

  ”“哎。

  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讲理啊!我还有孩子在家里锁着,没人管会饿死的!”睐婺气得喊了起来。

  “你自己找法官解释去吧。

  ”王某顺已经走了。

  “yín妇。

  ”他想。

  “流氓!”睐婺被气得要死。

  综合沟的终点在写字楼。

  综合沟里目前还没有监控,这边是为什么警察突然找不到他们了的原因。

  但是地下停车场里有监控。

  王某顺果然在天南大厦写字楼地下停车场的监控中发现了那一行七个的行踪,特别是中间那个女的经交警部门确认就是琼崖。

  “想不到她真的是干这个的!而且还狗改不了吃屎。

  这回肯定饶不了她!”警察们基本都这么想。

  有的人在离开一个单位后总想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其实这很不容易。

  人一走茶就凉,这是这时的社会现实。

  留下所谓的好印象非常困难。

  这是因为这时的中国社会并不是一个诚信社会,而是一个提倡诚信社会。

  社会里隐藏着太多的欺诈和不忠诚是因为中国人长期生活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经常采取一种尽可能最大摄取资源的生存方式。

  为了在有限的资源中获取足够维持生命的能量,古人有时会采用不道德的,非法的手段。

  问题在于,在原始的艰苦条件下,正是这部分‘机灵’的,不老实的人有生存下去的希望;只有他们才可以延续下来;老实的人都绝户了;bào乱一来都让叛军杀死了,十不余一。

  所以现在的人都像澳洲人一样,是原先干不法勾当的人的后代。

  那他们干点坏事还有什么可奇怪的?这便是中国的现实。

  这种现象现在也经常可以看到,而且并没有被人们谴责。

  例如善意的谎言。

  老年病人得了癌症,医生和家属并不告诉他实情,反而说,‘你这病没事。

  想吃什么吃点什么。

  过几天便会好了。

  把你家亲属都叫来吧。

  ’尽管目的看似善良,手段着实不佳。

  欺骗反倒被认为是好事。

  有人强词夺理说这是‘善意的欺骗。

  ’可是,善意的欺骗仍然是欺骗。

  程度不同而已,本质没变。

  这就是中国人思维上的一个节点,‘只要目的对了,可以不择手段。

  ’多少罪恶都是以这个名义出现的。

  有一部小说叫做《天南警校》,说的便是这个。

  在现场,这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强哥的面包车开过几个街区后突然失去了踪影。

  面包车驶进监控盲区后便再也没有出来。

  这段路警察只在两头设置了监控。

  中间的部分要靠第二天到沿街各个设有监控的单位或个人那里去收集。

  显然会贻误战机。

  所以要凭经验和分析迅速判断出嫌疑人可能逃跑的方向。

  “他们去哪里了呢?”王某顺思考着。

  那段街道共有六个出口,在那个时段开出的类似面包车竟然有好几十辆。

  这种箱式中型轿车非常普遍。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现在中国时,因为其外形酷似前苏联人吃的,并且介绍到中国来了的一种长方形面包,因此被人们称作‘面包车’。

  有从6座到35座各种类型,使用最广泛的是7座型的。

  逃犯,或说嫌疑犯逃跑用的便是这一型号。

  在琼薇的特征搜索引擎发明之前,为了寻找一个人或一辆车,警察需要紧盯屏幕反复观看同一段录像。

  平均每段录像要仔细查看的遍数为十到二十遍才能找到痕迹。

  有的时候搜集的监控达到几十个g甚至更多,这便需要几十个警察日夜不停的看。

  这显然很难快速锁定嫌犯。

  常常因此贻误战机。

  琼薇系统可以在得到目标特征(面容、体态、习惯性动作等)后确定数百个甚至上千个特征点,然后在系统中迅速、自动寻找有相同特征点的特定目标,并且把没有显示出特征部位的目标全部标志出来。

  这时琼薇的搜索、对比、判断系统已经正式被命名为‘琼薇系统’。

  不仅可以用于无人机对地搜索,也被广泛用于所有监控体系。

  但是问题在于琼薇搜索引擎并没有发现同类的车辆。

  这只能有一种解释,是,‘同样的车子并没有出现。

  ’只有相似的车辆。

  “如果没有出现,那他去哪了?两用飞车?换了辨认标志了?”王某顺仔细思索着。

  正像嫌犯从天南大饭店消失一样。

  如果不是最后发现他们走了以前不知道的综合沟,只能认为他们使用了魔法,地盾而去。

  这便是认识的局限性。

  例如对于蚂蚁来说,它们的世界是二维的,平面的。

  等到一只鸟飞过的时候,它们便很难理解,因为鸟的世界是三维的,蚂蚁不明白鸟为什么一会在这边,突然消失以后,又在另一个地方出现了。

  这便是所谓的‘穿越’,是一根蚂蚁们不知道的z轴。

  那么这次又是哪个环节没有注意到?它的z轴又在哪里呢?王某顺首先假定嫌犯不可能停留在离现场不远的地方。

  如果这样的话第二天挨门检查前便可以找到他们。

  然后,没有办法的王某顺采用最原始的方法,利用全市已全部换成高清道路监控这一优势,将那时离开这个路段的所有面包车一一核实车牌号。

  幸亏这些数据是有网的。

  用琼薇系统一扫,零点几秒结果便出来了,几十辆车中竟然有三辆假车牌和一辆没有车牌。

  王某顺仔细的观察着这几辆车,“先给我查这辆。

  ”他指着阿虎开的那辆车说,“我就没有见过这么年轻的开面包车旁边还没有人帮他的。

  ”结果那辆车先是向邻近城市开,中途突然再次消失,再出现时又换了伪装和车牌。

  接着突然掉头开向了另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