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宋教仁刺杀案(三)
作者:我是键盘传说      更新:2020-08-04 19:29      字数:4801
  “主人,杜月笙来了!”刘纳言进门向刘庆斌通报。

  “让他进来!”

  “师祖,对不起,我没能保护好宋先生!”杜月笙一进门就满脸愧色的地下了头。

  “这一次是我大意了,不怪你!小杜,希望我们俩今后都能吸取这个经验教训!”

  “谢谢师祖!”

  “那两个人带来了?”

  “是的,师祖,已经安全带来了!”

  “好了,小杜,你先下去休息吧!等会我还要找你!”

  “是,师祖!”

  杜月笙走了之后,刘庆斌喊进刘纳言,对他耳语了几句,最后又叮咛道:“拿出你的看家本领,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取得口供!”

  “是,主人!”

  ……

  “刘公子,你怎么来了?”袁世凯对刘庆斌的突然到来感到有些意外。

  “大总统,还记得我告诉过你的那两个人吗?”

  “哪两个人?”

  “大总统真健忘呀,就是给大总统制造黑锅的那两个人,一个叫武士英,一个叫应桂馨!”

  “是他们?当然记得!”袁世凯一想起这事就恨得咬牙切齿。

  “他们已经被押送到北京了!”刘庆斌笑呵呵道。

  “在哪里?把他们交给我!”看袁世凯的神情,恨不得把这二人挫骨扬灰。

  “大总统,交给您没问题,不过现在不行,现在他们还有用!”

  “有用?”

  “当然了,我要用他们来造锅,造一个更大的黑锅,让日本人来背,也算给大总统报一箭之仇吧!”

  从袁世凯那里出来之后,刘庆斌再次喊来杜月笙专门给他面授机宜,然后又写了一封信,让他转交给黄世仲和凌晨。

  “小杜,事情紧急,你赶紧返回上海,我就不留你了。等事情办成之后,我请你吃饭!”

  “是,师祖,我这就返回上海,绝不会误事的!”

  第四天,《迷津报》在头版刊登了《宋教仁刺杀案幕后元凶猜想之二---孙文》。

  文中猜想孙文为宋教仁刺杀案幕后元凶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一是孙文痛恨宋教仁把他的同盟会改造成议会政治的国民党,宋教仁是他不共戴天的政敌,孙文已没有任何光明手段可以打倒宋教仁,唯一办法是暗杀宋教仁。二是国民党在参,众两院竞选获胜,宋教仁组阁梦想即将实现,孙文党内领袖地位即将失去,发动北伐战争篡夺中华民国政权的借口不再存在,为了挽回政治生命。必须刺死宋教仁。三是宋教仁不把孙文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而是将袁世凯看成是自己的朋友知己和事业同志,暗杀了宋教仁,可以嫁祸给袁世凯,实现一箭双雕。

  同样的,猜测完之后又指出,孙文与宋教仁之间的矛盾只是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不是敌我矛盾。同时,又认为孙文一意救国为民,所作所为皆出于国家民族的利益,襟怀坦荡,毫无个人私利之求。其心之诚,其行之公,天日可鉴。

  最后的结论依然让读者自己判断,并请明日继续关注《宋教仁刺杀案幕后元凶猜想之三》。

  袁世凯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哑然失笑:这个刘庆斌真绝,既让孙文和自己一起陪了绑,又堵住了他的嘴,谁让他自己也是嫌疑人呢?

  第五天,《迷津报》在头版刊登了《宋教仁刺杀案幕后元凶猜想之三---赵秉钧》。

  第六天,《迷津报》在头版刊登了《宋教仁刺杀案幕后元凶猜想之四---陈其美》。

  第七天,正当《迷津报》的忠实读者以为会有《宋教仁刺杀案幕后元凶猜想之五》的文章在头版刊登的时候,《迷津报》却突然刊登了《日本黑龙会的前世今生》一文。

  满头雾水的读者读完这篇文章,才知道原来日本黑龙会居然在中国做了那么多坏事,并在心中隐隐有了一丝猜测。

  第八天,《迷津报》又刊登了《刺杀宋教仁之案中案》,讲述了上海警察局无意当中发现失业军人武士英的异常举动,将其拘捕审讯后,武士英供出有人付钱让他刺杀宋教仁,幕后主使为应桂馨,应桂馨被捕后供出了洪述祖。洪述祖系袁世凯秘书,被日本黑龙会收买后,指使应桂馨、武士英刺杀宋教仁,计划在刺杀成功之后嫁祸于袁世凯。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由于武士英的意外被捕,最终使得嫁祸之计胎死腹中。最后,文章指出目前三名案犯均被羁押于北京第二监狱,此案将于三日后进行公审。

  这篇文章刊登之后,天下哗然,黑龙会竟然敢买凶杀人,嫁祸民国总统,意图致使中国陷于内战。社会各界群情激奋,强烈谴责黑龙会和日本政府。

  第九天,《迷津报》的头版很怪异地出现特大号的标题《炸弹难堵天下悠悠之口》,标题下面只有一行字:昨夜,《迷津报》报社遭到炸弹袭击,数间房屋受损,三人受伤送入医院急救。

  看到这条消息,民众压抑已久的愤慨,就像干柴遇到烈火般地熊熊燃烧起来,社会各界同仇敌忾,纷纷呼吁抵制日货,连带着对袁世凯的支持和拥护程度也提高了不少。

  三天后,中华民国外交部照会日本驻中华民国大使,强烈谴责黑龙会成员袭击北京第二监狱,造成三名案犯死亡。日本大使看着几名被击毙的日本人,默然无语。

  同一时间,接到刘庆斌电报的黑田村正连夜拜访了山县有朋元帅。

  第二天,日本议会部分议员弹劾山本权兵卫内阁未经议会批准,私自授权黑龙会在中国采取不正当措施,要求内阁取缔黑龙会。无奈之下山本内阁责成黑龙会召回全部在中国的人员,不经允许不得私自前往中国。

  同日,几十名与黑龙会有瓜葛的议会议员要么引咎辞职,要么宣布与黑龙会断绝一切来往。黑龙会在日本,顿时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村正君,你后面的那位真是高人,这么点小事居然也能利用起来,让黑龙会大伤元气,了不起,了不起呀!”山县有朋真正的对黑田村正的幕后之人刮目相看了。

  “怎么回事?你们谁能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黑龙会首领内田良平咆哮着拍着桌子:“我们的人什么时候到中国的报社去扔炸弹了?我怎么不知道?还有,藤井横田不是一直在大阪吗?什么时候跑到中国去劫狱了?而且还被当场击毙?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与东京的内田良平不同,此时在北京的袁世凯看着刘庆斌,脸上充满了笑意,他是真正发自内心的高兴:“刘公子,你真是金手指呀,可以点石成金。明明是个死局,可你却能死中求活。不仅活了自己,而且还让对方生不如死,精彩呀!能让他们也尝尝背黑锅的滋味,我太高兴了!”

  “大总统,我答应你的第一件事情算是完成了,不知你可否满意?”

  刘庆斌并没有太多的兴奋,这件事情早在几个月之前他就开始谋划了,来北京之前又做了细致的准备工作。除了宋教仁最终被炸身亡他没有预料到,其余的都是在按计划进行,本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满意,非常的满意!”

  “既然如此,大总统,我就先告辞了!”

  “哦?这么快就要走?刘公子,计划下一步去哪里?”袁世凯脸上满是惋惜之情。

  “我想先去云南,然后再去琼州!”

  “为何要先去云南呢?”一旁的徐世昌不解的问道。

  “人都说凤凰非梧桐不栖,故此为引凤凰载梧桐。我只是反其道而行之,去给凤凰介绍梧桐的所在,然后请凤凰栖梧桐!”

  “何人值得刘公子如此重视?”

  “蔡松坡!”

  “是他?蔡锷?”袁世凯失声道。

  “怎么了?大总统,你不觉得他是大才嘛?”

  袁世凯冷静下来:“不错,蔡松坡的确是大才,值得刘公子去请。”

  顿了顿,袁世凯酸涩道:“梁启超、张寿增、李平书,现在又加上一个蔡松坡,刘公子,你想将天下英才一网打尽呀?”

  刘庆斌笑呵呵的玩笑道:“我只是这么一想而已,成不成还不一定呢!说不准人家这凤凰还看不上咱的梧桐树呢!再说了,特区也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特区的英才不也是中华民国的英才吗?也是在你大总统的领导之下嘛,还分什么你的我的,难道大总统怕我有不臣之心?”

  袁世凯也笑呵呵回应道:“刘公子,我这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看人奇准,你不会的。据我对你的了解,你是办实事的人,不会在意虚名。想当这个大总统的人可以说是趋之若鹜,可对你刘公子来说却如粪土一般不名一文。别人不知道,你应该明白,我这个大总统做的有多艰难。或许,你心里还觉得我这个大总统远没有你这幕后之人天马行空来的惬意呢!

  听了袁世凯的这一席话,刘庆斌顿时目瞪口呆:没想到袁世凯还真如他所说的,看人奇准。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刘庆斌的确没有任何想要当大总统的想法,甚至连琼赣特区的领头人,他也是将梁启超等人推到了前台。

  好不容易看到刘庆斌吃瘪一次,袁世凯像个小孩子一样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一旁的徐世昌和段祺瑞也一起开怀大笑。

  刘庆斌在一旁只好讪讪道:“没想到知我者竟然是大总统!”

  待三人笑罢,刘庆斌接着又说道:“特区设立的事情就劳烦大总统了,算算时间,云南之行结束后,特区的事情也该有眉目了。我会直接从昆明赶赴琼州,等特区的事情安定下来之后,我将尽快开始进行我答应大总统的第二件事情,剿灭白朗军。”

  “刘公子,你放心,设立琼赣特区的事情无论多难,我都会履行诺言的!”袁世凯郑重其事道。

  “难?肯定不会难的,到时候国会议员想不批准都不行。大总统只须勤加督促便可,我只是希望批准的时间不要拖得太晚!”刘庆斌胸有成竹。

  “不会吧?连国会你都有把握搞定?”徐世昌在一旁夸张道。

  “搞定?那倒不至于,但是我会让议员们顺势而为的!”

  “顺势而为?何意?”徐世昌不解地询问道

  “徐大人,你难道忘了我是《迷津报》的老板!”

  “《迷津报》的老板?噢!我明白了!妙,好一个顺势而为!”徐世昌恍然大悟,接着他笑道:“很想早日看到你是如何算计这些议员的!”

  目送刘庆斌离去之后,徐世昌发出一声长叹:“此人真实天下之大才,可惜不能为大总统所用!”

  袁世凯倒是很有自知之明:“为我所用?我可不奢望,他不折腾我还能在紧要关头帮我,我已经很知足了。说起来,我还算幸运,此子也算同盟会中人,却没有去帮孙文,反而是三番五次为我解围。就说这一次,如果不是刘公子,恐怕我就得白白背上这个黑锅让天下人唾骂了!”

  徐世昌深有同感:“真没想到,一份小小的《迷津报》竟然会起到这么大的作用?要不,大总统我们也办一份报纸,到时候说不准……”

  袁世凯摇摇头:“卜五,你是真没看出来还是装糊涂?这不是《迷津报》起的作用,是刘公子人为造出来的势。办报纸不难,难的是如何让报纸发挥最大的作用,甚至左右天下舆论,这可是一门大学问。所以说,这办报也是双刃剑,如若画猫不成反类犬,那就成为笑柄反受其害了!”

  刘庆斌回到住处,让刘纳言又去发了两封电报。

  一封发给黄世仲和凌晨,内容很简单:“此次策划大获成功,你们已得精髓。速去张寿增处取《琼赣特区设立方案》,再次进行舆论引导,最终目的使该方案在国会顺利通过!此次我不参与,全程交由你二人作!盼佳音!”

  另一封电报是发给梁启超的:“明日前往昆明,引凤凰栖梧桐,先生与蔡松坡有师生之谊,望至昆明祝我一臂之力!”

  之所以给梁启超发这份电报,也是有原因的。梁启超的学生,无论是入室弟子、课堂学生还是讲坛听众,可谓数不胜数。而他的第一爱徒,则非蔡锷莫属。

  说起蔡锷,不得不提提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士官三杰。1906年,日本士官学校九期学员毕业的时候,按照惯例,日本天皇赐刀要给最重要的步兵科毕业生中的第一名。当时九期步兵科毕业生有日本人三百余人,中国留学生四名,泰国等国留学生若干名。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宣布毕业生的名次是从前向后的,念的第一个名字是“蒋方震”。就这样,第一名被中国留学生蒋方震拿了,天皇的赐刀当然也归中国了。日本士官普遍感到面子上难以忍受,谁知接着宣布第二名,还是中国人。这位第二名就是蔡锷了。这样引起的动更厉害了。于是宣布第三名之前日本方面赶紧先检查了一下,一检查才发现这次的结果还是中国人,名叫张孝淮。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发布官是伏见宫亲王,惶恐之下感觉无法向天皇交待,临时从后面换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三名。想想前四名日本人不过半也尴尬,又增加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四名,张孝淮得了第五。